普罗提诺讲学:开创新柏拉图主义
前因:柏拉图学派形成;后果:奥古斯丁完善教父哲学。

文/逍遥

前因

柏拉图学派形成:公元前387年,大哲学家柏拉图在雅典开设学校收徒讲学,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最终促成了柏拉图学派的形成。

大约公元244年,普罗提诺在罗马讲授柏拉图哲学,开创了新柏拉图主义这一哲学流派。

和很多哲学家一样,普罗提诺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游学。他曾在亚历山大城寻觅到了心仪的导师,随后留在那儿跟随老师进行哲学的学习。后来,他加入了罗马帝国东征的军队,希望借此到遥远的东方进行哲学的教研。正是前半生这么丰富的经历,使得普罗提诺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的哲学流派,并最终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坚定拥护者。

柏拉图

普罗提诺一生都对柏拉图保持着极大的敬意。对于新哲学流派开创者这一称号,普罗提诺本人是拒绝的,他始终认为,自己的讲学只不过是在忠实地解读柏拉图的本意罢了。至于他自己有所发挥的地方,他也强调这本来就是柏拉图哲学当中的应有之义,是可以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找到线索的。

普罗提诺对柏拉图的敬仰还表现在他对柏拉图哲学理想的践行之上。在《理想国》当中,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王”的概念,表示哲学家是最理想的治国人选,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治理思路。

为此,普罗提诺曾找了皇帝商量给他一块地,让他来按照柏拉图的理念进行治理。当时,普罗提诺的学识折服了很多达官贵人,连皇帝本人对普罗提诺也是十分敬重,因此皇帝差点就同意了普罗提诺的计划,但因为各种原因此事最终不了了之了。

普罗提诺的晚年是在朋友提供的庄园当中度过的。他的去世有着一段颇为传奇的传说。据说,在他临死之前,一条蛇悄悄爬到了他躺着的床上,而当蛇从墙洞里爬走的时候,普罗提诺也咽下了他最后一口气。“提高自我的圣洁以提升万物”,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生活的年代是一个乱世,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时期之一。但在普罗提诺的著作当中,这一切似乎都不存在,或者说都被忽视了。同样被忽视的还有普罗提诺自己。

普罗提诺的学生回忆说,普罗提诺特别少提及自己的往事,他不跟别人说自己的家世,也不提自己的童年,甚至对自己的肉身都感到嫌弃。这是因为,在普罗提诺的哲学里面,现实世界是没有希望的,自己此时此地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唯有灵魂所往的另外一个永恒世界方是一个值得献身的善与美的世界。

此外,据普罗提诺的学生记载,普罗提诺一生当中发生过四次灵魂上升的神秘体验。在灵魂上升的那一刻,普罗提诺体验到了灵魂出窍的感觉,他的灵魂缓缓上升,最终与最为神圣的“太一”合为一体。在这段体验当中,普罗提诺领略到一种神奇的美,他感受到,其他的一切都变成身外之物,自己高高地凌越于它们之上。最后,经过一番在神明当中的遨游,普罗提诺的灵魂逐渐下降,最终再次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

这些神秘的体验与普罗提诺的哲学相互呼应,普罗提诺认为,灵魂是身体当中唯一高尚的东西,人们可以通过反观自己的灵魂来体会到“太一”。

古代的哲学家总是令人钦佩

由此可见,普罗提诺的哲学和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基督徒。在他的哲学里,“太一”是这个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存在,这和基督教的“上帝”概念颇为相似。难怪,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会说,如果普罗提诺再生得晚一点,那么,只要改动他思想当中的几个字句,他就变成了一个基督徒。

后果

奥古斯丁完善教父哲学:公元386年,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之后致力于著书立说以完善教父哲学,为基督教的传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结论:普罗提诺所开创的新柏拉图主义脱胎于崇尚理性精神的古希腊哲学,却成为了基督教神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