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他的音乐被称作“花丛中的大炮。”
文/全历史 作者:菲菲倚尘轻 编辑:拾贰酱
1849年10月17日,音乐家肖邦因肺病于巴黎去世,终年39岁。
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是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因为曲子介于通俗与高雅之间,成为历来钢琴家最喜爱弹奏的对象。肖邦终生专注在钢琴曲的创作上面,代表作《夜曲》举世闻名。现代流行歌手周杰伦也因肖邦产生灵感,发表专辑《十一月的肖邦》,并以一首现代版《夜曲》作为该专辑的主打歌。
这位厉害的钢琴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他是流亡巴黎的沙龙宠儿。
出生在波兰华沙的肖邦,父亲是波兰裔法国人,母亲则是波兰的没落贵族。波俄战争爆发后华沙沦陷,肖邦便流亡到巴黎,继续从事钢琴事业,也加入了巴黎的沙龙中。在巴黎沙龙,他结交了李斯特、巴尔扎克(此处可a至1799年5月20日的巴黎)、海涅、缪塞、德拉克罗瓦及乔治桑等文艺圈人物,经常演奏适合沙龙的轻快乐曲。相比举办演出,沙龙的氛围让他感到快乐。而交友上的“往来无白丁”,也让肖邦拒绝结交粗俗的人。

生活中的肖邦,难掩贵族气质,他喜欢干净,房间摆满了鲜花,穿着则给人一种花花公子的错觉,除了一身的名牌之外,他成批买入的白色羔皮手套,掀起了巴黎沙龙的“白手套热”,甚至成为肖邦粉丝喜爱购买的周边产品。
不过,在上层社会活跃的肖邦,骨子里并不喜欢金钱与权势,因此他只愿为流亡的波兰同胞筹办音乐会,而不为贵族公开演奏,一生仅仅办过30场公共演奏会。但肖邦完全不怕赚不到钱,因为他的名气过于响亮,一旦有演出,便座无虚席,而波兰贵族也经常赞助他的生活开销,这样体面的艺术生活,连名气响亮的柴可夫斯基都无法拥有。
第二、他是恋情低调的多情种子。
肖邦是一个自带光芒的音乐新星,生活中也因为一些贵族习惯惹人瞩目。但是面对爱情,他十分羞涩。
肖邦的初恋情人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孩柯芙丝卡。肖邦在华沙观赏歌剧的时候,对柯芙丝卡一见钟情,却始终不敢告白。据说肖邦还曾经走在街头时,一直想着柯芙丝卡,以至于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马车。后来,实在不敢告白的肖邦,创作了《离别练习曲》,并在离开华沙的那一天,为柯芙丝卡演奏一番。
肖邦第二段恋情,是他勇敢踏出第一步却被惨遭拒绝的恋情。他爱上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同样擅长钢琴的美丽女孩玛利亚。肖邦没有像前一段恋情一样“怂”,而是鼓起勇气表白求婚,但玛利亚家人以肖邦身体不好,并且不是真正的贵族为理由拒绝。
此外,肖邦为后世熟知的恋情,就是他与沙龙女作家乔治桑的恋情。乔治桑倒追肖邦,两人同居长达八、九年,虽然两人感情非常好,但是肖邦并不主动对外提起这件事,分手之后,也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在巴黎沙龙中游荡。我们现在能够了解肖邦与乔治桑的恋爱故事,几乎都是来自于乔治桑的自传作品,因为肖邦的日记里也几乎不写两人的恋爱轨迹。

第三、他是病如“林黛玉”的音乐家。
肖邦幼年的时候,仅仅是听母亲弹奏一次钢琴,便能般照搬上演,这让母亲惊喜异常,为肖邦请来钢琴教师齐尼夫。自此,肖邦的音乐才华“一发不可收拾”,7岁能作曲,8岁能登台,被称为“莫扎特继承人”,跻身波兰贵族沙龙之列,15岁也登上了维也纳的舞台,可谓是个钢琴奇才。但是肖邦有家族遗传的肺病,母亲、妹妹都是因为肺病逝世的,他自己也因为拖着长期的病体,一生瘦弱。
肖邦与乔治桑同居之初,由于乔治桑与前夫的孩子身体不好,他们特地移居到马约卡岛。但是当孩子身体逐渐好转的时候,肖邦反而因为常年的雨季,病情加重。来为肖邦诊断的医生,都说他必死无疑。
然而,肖邦虽然奇迹似的拖着这样的病体坚持了十年,但是他的体弱多病,却对他的人生造成非常多的影响。
其一,就是他的歌曲。在病榻中,肖邦仍然坚持创作,比如在马约卡岛的98天,他仍创作了24首钢琴曲。但是随着病情恶化,他的创作越来越受到限制,甚至只能在夜晚作曲。后来肖邦的弹奏柔软无力,被聆听他演奏的人批评过于纤弱,沙龙的公爵夫人们也很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其二,就是他的恋情。跟乔治桑刚在一起的时候,欢快的肖邦写了很多恋曲,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到后来,肖邦的健康受到影响,体力一天天衰退,他变得相当沮丧且敏感,即便乔治桑细心照顾他,但他仍对乔治桑对他的戏称“我亲爱的尸体”觉得厌恶。最终,他们不得不分手。
肖邦的乐曲,表露出他对生活与情感上的热情,也促成他在音乐史上的成就。然而天妒英才,肖邦由于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使得他难以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最后与世长辞,留下的是悠悠的曲章。
历代评价
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
──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