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内战结束:佛朗哥的胜利
前因:国民军攻陷巴塞罗那;后果:佛朗哥建立独裁政权。

文/全历史 胥言

前因

国民军攻陷巴塞罗那:公元1939年初,佛朗哥指挥国民军攻陷共和国政府所在地巴塞罗那,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此共和国政府再无反抗能力。

公元1939年,西班牙国民军攻陷首都马德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垮台,国民军总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随即宣布长达三年的内战结束。

其实,早在内战之初,佛朗哥就对马德里发动过几次进攻,但都没有攻下马德里,反而损兵折将。然而这一次进攻马德里,佛朗哥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为什么三年时间,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还要从西班牙共和国的内部情况说起。

1939年2月,国民军攻陷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所在地巴塞罗那,共和国总统阿萨尼亚流亡法国并辞去职务,总理内格林则逃到了马德里,打算继续和国民军对抗。

巴塞罗那一战,共和国政府一方有20万人被俘,还有几十万人逃难到了法国,占领的领土也只剩下西班牙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情况已是万分危急。

塞希斯孟多·卡萨多

内格林在马德里会见共和军司令塞希斯孟多·卡萨多,后者直言不讳地说,共和军在巴塞罗那的损失太惨重,元气大伤,根本守不住马德里。内格林很赞同卡萨多的观点,但依然对外宣称要抗争到底,宁死不投降。

内格林保持强硬态度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内格林不愿接受佛朗哥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想要继续抵抗,争取更好的条件;二是内格林害怕自己一软弱,整个政府就会崩溃;三是西班牙共产党(简称“西共”)及其背后的共产国际坚持抵抗政策。共产国际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世界革命,所以要求西共坚持与佛朗哥的右翼法西斯政权斗争。

内格林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的政府和佛朗哥作战,主要就是靠总部在苏联的共产国际。共和军用的是苏联武器,战略战术问题也接受共产国际顾问的指导,使得内格林一直死死抓着西共这根救命稻草。

不过,西共已经开始考虑踢开接连失利的内格林了。

早在巴塞罗那失陷前,共产国际两名最高代表之一鲍里斯·斯坦潘诺夫和马德里的西共代表商量,想成立一个委员会取代共和国政府,借此逆转不利局面。巴塞罗那很快失陷,共和国处境更加艰难,内部再乱的话,受益的只有佛朗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胡安·内格林

西共没有废黜内格林,卡萨多却开始策划政变了。共和国政府内,支持卡萨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属于共和派、无政府主义者,始终怀疑和抵触西共宣传的革命思想,因为要对抗佛朗哥才不得不配合西共。现在内格林的政府节节败退,赢得内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些人无法再压制心中的不满了。

1939年3月5日,卡萨多在马德里发动政变,声称内格林要让西共掌权,宣布建立国防委员会,取代内格林政府的位子。政变军队随后与西共掌握的军队交火,并且在控制住局势之后全城搜捕共产党员。混乱之中,内格林匆忙逃往法国。

与此同时,卡萨多开始与佛朗哥交涉,试图达成一份和平协议。佛朗哥态度强硬,除了无条件投降,一切免谈。佛朗哥此时完全掌握着主动权,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立即攻入马德里,失去苏联支援的共和国政府根本无力抵挡。

佛朗哥要求共和国空军在3月25日前,陆军在3月27日前投降,否则就发动攻击。卡萨多知道自己谈判的空间不大,共和军内部也充斥着厌战情绪,但他仍然在尽力争取更好的条件。直到3月25日,也就是佛朗哥要求的投降日期,双方也没能达成共识,佛朗哥随即发起最后行动。

佛朗哥签署的西班牙内战结束的声明

佛朗哥的进攻极其顺利,第一天光俘虏就抓了3万人,第二天就攻入了马德里。卡萨多下令军队放弃抵抗,自己则乘英国轮船离开西班牙,开始了海外流亡生涯。佛朗哥的军队在月底之前占领了全部共和国统治区,以一场完胜为西班牙内战画上了句号。

后果

佛朗哥建立独裁政权: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佛朗哥建立独裁政权,统治西班牙近四十年,直至其于1975年去世。

结论:西班牙内战结束,标志着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瓦解,西班牙正式进入佛朗哥统治时期。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