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提姆海战:托勒密王朝灭亡的前奏
前因:凯撒大帝去世;后果:罗马帝国的建立

前因:

凯撒大帝去世

公元前31年,古希腊的阿克提姆海角风起云涌,在海峡南北两面,分立着浩浩荡荡的海军舰队。对峙的双方分别是罗马的海军统帅阿格里帕,另一边是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埃及人擅长海战,罗马人善陆战,但是这一场战争罗马却在不擅长的领域大败埃及。

这一切要从公元前44年凯撒大帝被刺杀说起,凯撒在世时曾凭借武力平息了庞培叛乱,如今他一死,庞培派的残余死灰复燃,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这时,贵族安东尼、雷比达和凯撒的外甥屋大维组成的寡头政治填补了罗马的权力真空,并且在两年后除掉了刺杀凯撒的共和派势力。

外患既除,内斗又起,屋大维俘获了雷比达,与安东尼形成罗马最强的两股势力,分庭抗礼,与此同时他们的矛盾不断激化。公元前37年,安东尼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结婚并公然声称将罗马部分地区赠予女王。这激怒了屋大维,他宣布安东尼是“祖国之敌”,并派出手下得意战将阿格里帕与安东尼决一死战。

克里奥帕特拉雕像

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罗马埃及军队,包括500艘战舰、1.5万骑兵及6万步兵,而屋大维也倾巢而出,组织了400艘战舰、1.2万骑兵及8万步兵,双方集结在伊奥尼亚海附近。

一开始,实力相近的双方都不敢贸然进攻,但是聪明的阿格里帕发现了劳师远来的敌军在补给方面的漏洞,不断袭击安东尼的补给站,被逼无奈的安东尼不得不主动发起海战。

安东尼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盘,他利用了希腊半岛西海岸上午吹西风,下午吹西北风的特点,将自己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并且打算亲自率领右翼主力军迂回屋大维的左翼,然后利用风向优势冲击敌军的战船。

这计划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却被一个逃兵泄露给了屋大维。屋大维将计就计,也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一字排开。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他的船舰上已经装备了当时最新式的武器“钳子”,这是阿格里帕发明的一种带了铁钩的跳板。

公元前31年9月2日正午,安东尼和阿格里帕双方爆发了激战,在“钳子”的作用下,罗马军队通过弩炮将“钳子”发射出去,铁钩拖住了敌方的战船,由于钳子外面包着铁皮,安东尼的士兵既不能砍断它,也无法割断另一头的绳索,罗马士兵就顺着钳子跳到埃及军队的甲板上与之直接作战,这样一来,罗马将自己不擅长的海战变成了陆战。安东尼损失了10余艘战舰,就连他自己的旗舰也被钳子钩住。

就在双方酣战之际,安东尼爬上桅杆上的瞭望楼,但眼前的景象却使他大吃一惊,原来,中央和左翼的军队觉得打不过屋大维的军队,竟然不战而逃。

此时,在后方支援的埃及艳后指挥后备队截住逃兵的军舰,这些逃兵左右受到夹击,竟然直接向屋大维举旗投降,罗马军队顿时士气高涨。看到此情此景,安东尼只得长叹一声,暗示埃及艳后逃走。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奥古斯都的时间地图

战友投降了,艳后逃跑了,但是安东尼和那些不能脱身的埃及军舰没有放弃抵抗,他们破釜沉舟,决心与屋大维血战到底,他们竭力用船钩和石头击退敌舰,用大刀和长矛砍杀冲上来的罗马士兵,竟然使屋大维的军舰遭到了很大的损失,阿格里帕只好命令暂时撤退。

当夜幕降临之后,海面上突然亮了起来,千万支火箭、扎着火把的标枪、弩炮发出的燃烧弹纷纷飞向安东尼军的战舰,这是阿格里帕开始火攻了。在密集的攻势之下,埃及战船大多着了火,迅速燃烧起来,安东尼眼看大势已去,带领着残余的40艘军舰突围而出,就这样,阿克提姆海战以安东尼大败而归画上了句点。

经此一役,安东尼一蹶不振。屋大维乘胜追击,于次年夏天登陆埃及,再次大败安东尼军队,羞愧的安东尼和妻子先后自杀,埃及这个古老的文明起源之地就这样成为了屋大维的囊中之物。

阿克提姆海战加速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覆灭,埃及从此成为罗马的一部分,屋大维顺理成章地成为罗马的救星,并在日后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后果:

罗马帝国的建立

结论:阿克提姆海战是屋大维建立庞大罗马帝国的前奏,从此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阅读数 2.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