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棋被喷、赢棋挨骂,胜负笼罩下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强者心态,是全力以赴后看淡胜负。尊重比赛、尊重规则、尊重观众,尊重体育背后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

9 月 11 日,第九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战罢。韩国第一人申真谞九段、日本“令和三羽乌”中的一力辽八段、中国两位中坚棋手谢科八段、赵晨宇八段进入四强。不过占据半壁江山的结果没有给棋迷带来太多喜悦,反倒是淘汰中国第一人柯洁九段晋级的谢科被冠上“汉奸”头衔。

中国军团遇挫

四分之一决赛进行前,中国队形势一片大好。陶欣然、柯洁、谢科、辜梓豪、赵晨宇、许皓鋐(台湾)占据 8 强中的 6 席,一力辽实力稍欠不足为惧,真正值得忌惮的对手唯有申真谞。理想的结果是辜梓豪狙击申真谞,中国包揽 4 强;退而求其次也是柯洁、赵晨宇、陶欣然三英围剿申真谞的局面。

应氏杯半决赛对阵表。图片:弈客围棋

不过竞技体育总是充满戏剧性。两场外战,陶欣然全局不发挥负于一力辽,辜梓豪一着不慎憾负申真谞;两场内战中赵晨宇稳扎稳打完胜许皓鋐,另一场焦点对局柯洁在局面大优的情况下缓手频出输给谢科。

比赛结束后,中国棋迷炸了锅。陶欣然输给日本棋手,被骂了;柯洁赢棋下输,被骂了;最难以理解的是,谢科劣势下逆转柯洁,坚韧得胜,居然也被骂了。且和前两位不同的是,部分棋迷对谢科的谩骂久久不止,言语满是苛责。

野狐围棋新闻评论区里,谢科被称为“窝里横”、“丧门星”,指责其为韩国扫除最大的夺冠障碍;弈客围棋直播间有留言提到“谢科是要毁了中国围棋吗?”并称“韩国人已经笑晕在厕所”;更有不理智的网友对谢科进行人身攻击,言辞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棋迷对进入半决赛的两位中国棋手实力不信任,其二是民族情怀作祟,恨不能中国棋手包揽所有冠军。归根到底,其实是一回事。

从成绩角度出发,棋迷的担心不无道理。进入半决赛的四位棋手,只有申真谞是九段,剩下三位都是八段棋手。在现行升段规则下,多数八段棋手和九段棋手的最大区别在于缺少世界冠军头衔。两位中国棋手里,谢科的世界大赛最好成绩是四强(本届应氏杯是第二次),赵晨宇的最好成绩也是四强(即本届),甚至没有决赛经验。

而韩国第一人申真谞自年初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大赛冠军(第 24 届 LG 杯世界棋王战冠军)后,此前缺少“胜负师”气质的阴霾一扫而空。进入 2020 年,申真谞取得 48 胜 5 负、胜率高达 90.6% 的惊人战绩,目前 GoRatings 等级分 3799,已连续 26 个月排名世界第一,人称“申工智能”。可以说在当下,除了柯洁和申真谞算是五五开,其它棋手对上申真谞都是下风——柯洁 GoRatings 等级分3712,连续 16 个月排名第二。

更为不利的是,应氏杯四强之前的比赛都是一盘决胜,有一定偶然性,柯洁被淘汰正是如此。而半决赛和决赛都是三番棋,下手挑战上手爆冷的可能大大降低。国内棋迷由此看衰本届应氏杯,就是基于以上几点。

谢科八段,本届应氏杯四强。2000年出生,2013年入段。2015年梦百合杯八强,2017年梦百合杯四强。图片:弈客围棋

除此之外,赛事特殊性也是棋迷格外心痛的原因。

应氏杯是台湾实业家应昌期于 1987 年创办的世界职业围棋个人大赛,每四年一届,冠军奖金 40 万美元。因其规格远超其它围棋赛事,故被誉为“围棋奥运会”,也被视为一国棋运的写照。此前 8 届应氏杯,前 4 届和第 6 届冠军被韩国收入囊中,第 5、7、8 届归属中国。

这样的成绩也是中韩围棋竞技实力的直观反映。从 2004 年常昊为中国捧回第一座应氏杯开始,中国围棋逐渐摆脱“恐韩症”;2013 年和 2017 年,中国围棋两次包揽当年所有围棋世界大赛冠军,宣告在中韩对抗中彻底翻身,占据上风。因此不少棋迷迫切期待国手刷新历史战绩,将中国围棋的强势写在数据上,应氏杯 3:5 落后韩国正是最被看重的一项。

如今眼看着比分要被改写为 3:6,棋迷失望理所当然,但这样的氛围里,谢科何其无辜。自己凭实力赢棋、堂堂正正取得胜利,却被同胞恶语相向,滋味本就不好受。在这基础上,还要面对少数棋迷的荒谬言论——有人在野狐围棋评论区抨击谢科“不顾大局”,应该把胜利让给柯洁,让柯洁代表中国和申真谞争胜。

体育精神觉醒

听到这种论调,实在刺耳至极。如今已经 2020 年了,还有一些人活在历史的狭隘桎梏里。

国内体育界一度奉行的“谦让”,是早年间整体竞技实力不足,因而推行举国体制,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突破,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的结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所有一切都要为国家荣誉让路,为金牌让路。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叶钊颖在教练安排下让球给龚智超;更早的 1987 年第 39 届新德里世乒赛女单半决赛,教练组授意何智丽让球给管建华。这两段最为国内体育迷熟悉的历史中,出发点都是为了让球风克制、交手成绩占优的中国选手顺利进入决赛,最大程度保证金牌属于中国。不同的是,叶钊颖选择服从,而何智丽选择抗拒。这可能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谓的“顾全大局”和“不顾大局”。

申真谞九段,本届应氏杯四强。2000年出生,2012年入段,第24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冠军。图片:CFP

只是时下环境已大不相同,体育运动逐渐由民族情怀的载体转变为日常生活的组分。且随着经济发展,一些商业价值较高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逐渐走上国际化、职业化道路。只有部分传统优势项目仍延续举国体制。(现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开始借鉴举国体制,尤其是奥运会举办国,对于受众不同的体育项目,举国体制和职业化并不矛盾。)

与之相伴的,体育精神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并和“金牌决定一切”的旧观念产生冲突。本次事件中不理智的棋迷似乎从未意识到,体育竞技的意义不光是获胜,还有重在参与;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指向挑战人类极限,更重要的是挑战自己;成绩不该是唯一的关注点,那些银牌、铜牌得主,那些拼尽全力却藉藉无名的选手也应重获尊重。

他们看不见竞技公平和职业道德,甚至没有感觉到,有一些东西正在自上而下悄然转变。

2019 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刘诗雯对阵丁宁,第五局比分 11:0。此前中国乒乓球队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比分 10:0 时会让 1 分,避免剃光头让对方难堪。

2018 年女排世界赛第二阶段最后一轮,中国女排在已晋级的情况下本可放水俄罗斯队,将卫冕冠军美国队淘汰出局。但女排没有选择默契球,而是全力战胜俄罗斯队,哪怕后续赛程会和更强大的美国队再度遭遇。

2018 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最后一轮,广州恒大对阵大阪樱花。此时基本锁定出线的恒大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派替补出阵小负大阪樱花,淘汰赛面对更强大的全北现代。二是尽力取胜,但淘汰赛要提前遭遇天津权健,两支中国球队同室操戈。最终恒大选择后者,没有因同胞而消极比赛。

赵晨宇八段,本届应氏杯四强。1999年生,2011年入段,2017年三星杯16强。图片:新浪体育

上述比赛结束后,许多网友力挺运动员的行为,“一味的友谊第一有失职业道德,是对观众不负责任”,“女排的做法让人尊重,诠释了公平竞赛精神”,“恒大该赢,不考虑场外因素才是真正的比赛”。但仍有一些观众如同前文提及的棋迷一样,指责刘诗雯不近人情,埋怨中国女排不够聪明,批评恒大欺软怕硬。

他们沉浸在弱者的世界里,眼中只有胜负和冠军,认为荣誉代表一切。殊不知真正的强者心态是全力以赴而后看淡胜负,尊重比赛、尊重规则、尊重观众,尊重体育背后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

应氏杯,年轻人的舞台

回到本届应氏杯,在对谢科不理智的攻击声之外,依然有很多理性棋迷自发维护网络围棋环境。

野狐棋迷“若无 1999”表示:“很多人表示谢科赢了不顾大局。发表这种言论的人眼里也有大局?竞技体育的大局对运动员和竞技项目方面是不断超越,是公平竞争,是永不言弃。在商业推广方面的大局是为观众奉献干净、赏心悦目、充满悬念的比赛!”

弈客棋迷吴奕君则从另一个角度为大家提气,“谢科是唯一赢过星阵(国产顶级围棋AI),唯二赢过围棋AI(另一位是李钦诚九段)的棋手。”其意不言自明。

一力辽八段,本届应氏杯四强。1997年出生,2010年入段,第1届GLOBIS杯世界围棋U-20赛冠军。其父为日本《河北新报》社长一力雅彦,因此一力辽在报社任职,身兼职业棋手和新闻记者双重身份,下棋不出成绩便要继承家业。图片:弈客围棋

其实对于中国棋迷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必失态。中韩围棋战绩胶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欠债,单论 2013 年至今,韩国只获得 6 次围棋世界冠军,而中国棋手夺冠已超 20 次。竞技体育一家独大往往是项目衰落的开始,在中国整体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丢掉一届应氏杯,未必就是坏事。

更何况本届应氏杯尚未结束,半决赛、决赛赛程在半年以后,两位国手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向申真谞发起冲击。要知道韩国前第一人朴廷桓也曾被称为“鸟心脏”(大赛心理素质不稳),现第一人申真谞此前也常因“马虎”(胜负关键处行棋过于随意)输棋,二者都经历过数次世界大赛决赛洗礼,方才成为合格的胜负师。中国小将谢科、赵晨宇早日接受磨炼担当大任,也是一桩好事。

说起来,本届应氏杯的四强还真有意思。1997 年生的一力辽代表日本,时隔 20 年再度闯入应氏杯 4 强。剩下三位棋手赵晨宇生于 1999 年,谢科生于 2000 年,申真谞生于 2000 年,堪称后浪的激情对决,三国鼎立。

正如百度围棋吧棋迷“echo860119的家”所说,“不管是不是国家之间的比赛,作为国内棋迷,都希望冠军是属于国人的。谢科赢柯洁无可厚非,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为两位零零后加油。”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应昌期先生祖籍宁波,谢科也在宁波出生,没准一年之后,又有一段佳话现世。

头图:CFP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阅读数 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