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亚历山大离世;后果:塞琉古王朝东扩。
文/王梦娇
前因
亚历山大离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因伤病医治无效去世。他生前没有指定自己的继承人,引起了帝国内各部将间的争权夺势,政局一片混乱。
公元前305年,塞琉古从争夺马其顿帝国的继业者战争中崭露头角,建立了塞琉古王朝,一路开疆拓土,加强王权,带领塞琉古王朝走向第一个高峰。
建立塞琉古王朝后,他将都城选定在安条克,并很快向东征战扩张领土,带领着王朝一路发展。那么,塞琉古王朝是如何在乱世中冒头的呢?这一切还要从一位伟大领导者的陨落说起。

塞琉古王朝的银币
永不停歇的征服之心帮助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可惜好景不长,还没能实现自己征服天下的愿望,年仅32岁的亚历山大帝就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并未指定继承人,此时,大帝的遗腹子还未出生,这样一来,帝国各部将纷纷蠢蠢欲动,都想要获得权力的柄杖,继承帝国大业。
争夺王位的战争一打响,宫廷内部就立刻形成了两大派系。一个是“元老派”,他们支持的是还没有出生的亚历山大四世,另一派则支持亚历山大的哥哥阿里斯达乌斯·腓力三世,称为“步兵派”。最后元老派获胜了,佩尔狄卡斯掌控了摄政的权力,并将各部将分封到各自的领地,塞琉古则接任了佩尔狄卡斯之前的千夫长职位,但摄政王大权独揽,这个相当于摄政王助理的官职其实是没什么实权的。
王国获得了短暂的安定,然而对于亚历山大遗体的归属问题又一次引发了这些分封国王的争夺战。在这场较量中,佩尔迪卡斯被刺杀,接下来的第二次分封中势力强盛的安提帕特成为了新一任的摄政王,塞琉古由于阻止士兵谋杀安提帕特有功,获封得到了富饶的巴比伦,不过相应的是,他的兵力比较薄弱。再加上前总督多喀摩斯还手握部分权力,塞琉古的民众支持度不高,当地的老兵桀骜不驯,这些统统让塞琉古费了不少脑筋。

塞琉古是一个重要的希腊化国家
当摄政王安提帕特在公元前319年去世后,局势又开始混乱。各分封国之间相互斗争,塞琉古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在一番思虑后站在了安提柯身后。不久,欧迈尼斯想要从塞琉古的领土上路过去讨伐安提柯,塞琉古自然不能放任盟友遭殃。
他先是派了一些战船去河道拦截,同时把消息通报给安提柯,但无奈他兵力不强,河道防御此举并没产生什么效果。见此,他还派人拆掉底格里斯河的河堤泻洪,可惜依旧没能拦住欧迈尼斯军,不过最终双方的战争里安提柯还是胜利了。
安提柯回到巴比伦,受到了塞琉古的热情款待,不过在权力面前,一切都不值得一提。这二人很快产生了嫌隙,有占卜人预言塞琉古会杀掉安提柯,塞琉古怕安提柯追杀,逃到了埃及。
公元前312年,塞琉古重返巴比伦,之后率军征战,接连收复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在公元前305年,塞琉古一世称王,并将统治领土称为塞琉古王国,定都于奥伦特斯河上的安条克城。

亚力山大帝国的分裂
位于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位于亚洲的塞琉古王朝以及位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是继承亚历山大帝国的三个主要国家。其中塞琉古王朝面积最大,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绝大部分领土。之后塞琉古继续征战扩张领土,权力统治不断加强,塞琉古王朝走向了第一个高峰。
后果
塞琉古王朝东扩:塞琉古称王后,向东扩张,远至印度河流域。
结论:继业者战争持续了二十一年,是部将们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长时间的战争为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一定程度上,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客观上也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