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绘画“开卷之图”——《女史箴图》的前身今世
顾恺之以张华《女史箴》为参照而创作的《女史箴图》,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妇女的面貌与精神,无论她们的身姿、仪态,还是服饰、装扮,都合乎被绘者的身份和个性,现已经成为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区的镇馆之宝。

《女史箴图》横卷,在刘有方家,人物三十余。以上笔彩生动,髭发秀润。

——米芾《画史》

《女史箴图》(局部)

1903年1月7日,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致大英博物馆一封信,他想以25英镑的价格转让一幅中国画,这是他在1900年侵华战争期间获得的一件画作。

4月8日,作品正式“入住”大英博物馆。让这位上尉意想不到的是,馆方不久后证实:这幅以25英镑卖掉的画作,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稀世珍品——《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现存已知最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画作品之一,BBC纪录片《展示世界历史的100件文物》中,此作位居第39名。

女史箴图
顾恺之

这幅画到底画的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顾恺之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件作品?这件作品的图像意涵是什么?

画作的内容,还得从西晋张华《女史箴》说起。这篇文学史上的名作,完全被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抢了名头。

晋武帝时历任要职的官员张华,目睹贾皇后专权善妒,在后宫大开杀戒,使得人心惶惶。

张华见此情形,担心贾后过度干政而祸乱朝纲,因此专门为贾后撰写此箴,讽谏贾后要让她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也作为宫中女性的道德规范。

卷尾题字一段《女史箴》

《女史箴》作为宫廷女性道德教育的经典文章而流传千古。到了东晋顾恺之时期,这篇文章已经成为被朝廷推介的官方经典。

为了切实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推广,《女史箴图》便应运而生。而顾恺之颇负画名,其名下的《女史箴图》也因此成为一代经典为后世传移模写。

唐至两宋时期,这件作品不断被宫廷内府所临摹复制。一是为了保留古迹的面貌,二是为了流传于宫中作为女德教育的教材。

女史箴图卷(宋白描摹本)全卷
佚名

如今流传于世上的摹本仅存两卷,一为唐摹本,也就是大英博物馆的一卷,绢本设色,现只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篇敢告庶姬”共九段。

这九个片段分别为:冯姬挡熊、班婕辞辇、山水寓理、修容饰性、家族欢聚、同衾以疑、爱极则迁、静恭自思、女史司箴。

《女史箴图》的另一卷为宋摹本,绢本水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版本多出樊姬、卫女二段,共计十一段。

故宫版多出“樊姬、卫女”二段

虽真迹不存,然而从这些摹本之中,我们也能体会原作当中画家的匠心独运。

比如,“玄熊攀槛,冯媛趋进”,讲的是汉元帝身边的嫔妃冯媛为了保护皇帝,挺身而出,阻挡熊獾的故事。

画家为了表现冯媛的英勇,不仅将其置于侍卫之旁以衬托其英勇,还将其他嫔妃置于汉元帝之后以躲避畏惧之姿,一进一退之间,画家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使用得颇有心思。

第1段:冯媛奋不顾身拦熊护帝的故事

“班妾有辞,割欢同辇”则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班妾辞辇”:汉成帝在后花园游玩,欲让班婕妤与自己坐同一辆车,班婕妤义正言辞拒绝汉成帝,并且苦口婆心劝说皇帝要与贤臣圣人亲近,而不要耽于享乐。

画家在表现这一历史片段的过程中,通过皇帝的人多势众,与班婕妤的形单影只形成对比,从而在环境上把班婕妤塑造成一个“孤臣”、“直臣”的面貌。

反观皇帝身边有众人抬辇,成帝居于其中颇有松懈之态,与班婕妤严肃的面貌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多一少,一刚一柔,是非曲直在画中立现,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2段:汉成帝时班婕妤辞辇的故事

作为现存最早的人物卷轴画和最成功的劝诫类画作,《女史箴图》已经呈现出古人对于画意的巧妙运用。难怪此作被誉为中国绘画史的“开卷之图”

冯媛挺身而出

什么原因,让这件作品如此受欢迎?

恐怕还得从它的“名誉作者”——顾恺之说起。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杰出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至于“文绝”和“痴绝”,世人多已不知,然而唯有“画绝”则是光照千古,福泽后世。

顾恺之笔下的人物,神形兼备,眉目传神,在笔尖游丝之下,人物栩栩如生,又若天仙一般毫无凡俗之气。

顾恺之笔下的人物,神形兼备

通过《女史箴图》,我们便可领略人们对于顾恺之画风的感叹。

这件作品的本幅共分成9段,每段皆有《女史箴》原文一段分割开,画中共计38人,端详其中每一个人物,莫不是神态各异,有临危不惧者,有同仇敌忾者,有义正言辞者,也有眉头紧蹙者,轻慢懈怠者。

每个人的眉宇之间,观者都可以深入画境,读出每个人的微妙的表情。能在咫尺之卷,作出如此细致精彩的描绘,画家的写像功夫可见一斑。

画中38人,神态各异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画中人物、衣纹、毛发、器具、舟车,莫不是造型严谨,比例恰当。

笔下线条尤其值得观者的品味——绵连不绝、细致劲健,虽婉转而无绵软之意,画家全程挥毫迅疾,却无一处稍显错乱,笔笔稳健。

这种描法细若游丝,能够深入地刻画细节,因此在后世备受推崇,得名曰:高古游丝描。《女史箴图》与顾恺之名下的其他画作一样,成为了高古游丝描最好的注解。

辇中成帝

第5段:规劝女子对夫君应善言相待
第6段:劝诫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7段: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而专宠必生傲慢
第8段:意为女子若想大富大贵,必须谨言慎行
第9段:劝导嫔妃们言行谨慎

关于《女史箴图》

存世最早的人物卷轴画;

作品以张华《女史箴》为参照而创作;

呈现了顾恺之的画风;

作品是高古游丝描最好的注解;

画作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妇女的面貌与精神;

自摹本诞生以来,深受后世宫廷、文人追捧;

作品现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