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王朝的建立:阿尔达希尔一世
前因:奥尔米兹达甘平原战役;后果:沙普尔一世生擒罗马皇帝。

文/翟书宁

前因

奥尔米兹达甘平原战役:公元224年,阿尔达希尔与安息国王阿尔达班五世在奥尔米兹达甘平原爆发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安息帝国灭亡

公元224年,阿尔达希尔在奥尔米兹达甘平原战役中彻底击败阿尔达班五世,推翻了安息帝国的统治。随后,阿尔达希尔入主泰西封城,并以此为首都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萨珊王朝。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浮雕

萨珊王朝的名字来源于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萨珊。萨珊出身贵族,是法尔斯省的一名神庙祭司,享有很高的威望。通过联姻的方式,萨珊笼络当地的波斯贵族,致力于推翻帕提亚人的统治。到阿尔希达尔的时候,经过祖辈和父辈两代人的努力,法尔斯省已经成为他们家族的领地,不受安息王朝统治。

阿尔希达尔继承先辈遗志,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势力,建立起萨珊王朝。新的王朝虽然建立,但国家统一尚未完成。有些地区的大贵族很识时务,主动向阿尔达希尔臣服,米底的大贵族卡林就是其中之一。阿尔达希尔也投桃报李,赐予他高官厚禄。不过,仍有许多前安息帝国的属地不肯臣服,阿尔达希尔便对这些地区发动战争,用武力和强权将它们征服。

阿尔达希尔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他要做的可不是统一伊朗那么简单。而是希望可以重新恢复波斯帝国的繁荣,建立起疆域广阔的帝国。

公元230年,阿尔达希尔入侵罗马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这一举动引起了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的警觉,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新版波斯帝国,塞维鲁决定采取谨慎态度,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之间的纠纷。

阿尔达希尔时期的金币

阿尔达希尔对文绉绉的谈判协商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原本属于波斯帝国的领土。他向罗马帝国派遣的使团也毫不客气,张口就是要罗马退出赫勒斯滂海峡。这一无礼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塞维鲁,两国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次年,塞维鲁组织起7万人的大军,开向两河流域。塞维鲁不仅为军队配备了更加先进的武器,还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准备兵分三路,让波斯军队顾此失彼。

战争一开始也确实如塞维鲁计划的一般顺利。第一支罗马大军入侵米底后,攫取了大量的财富,阿尔达希尔匆忙率军前来迎战。就在这时,第二支罗马军队趁着巴比伦尼亚守卫空虚,发动突然进攻。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北方御敌的阿尔达希尔大为惊讶,只好放弃米底,再度回师南下,解救巴比伦。

按照计划,塞维鲁此时会率领着主力部队,向萨珊波斯的首都泰西封进军。如此一来,阿尔达希尔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军队也会因疲于奔波而失去战斗力。可惜,塞维鲁并没有按照计划出击。

太后莫米娅随同塞维鲁一同东征,一路上一直向他灌输要注意安全,不要以身犯险的观念。在母亲的反复念叨下,塞维鲁最终屈服,同意等到两军分出胜负之后自己再出兵。

阿尔达希尔画像

这个错误的决定断送了战争的有利时机。阿尔希达尔挥军南下,在巴比伦尼亚地区与罗马大军爆发决战。在这里,波斯军队中骑兵为主的优势显露无疑,而罗马大军的主力还与皇帝一同在后方静静观战。罗马人原以为阿尔达希尔正在米底,却不想他突然率军从天而降。仓促之间,波斯军队已经占据上风,罗马人损失惨重,四散而逃。

阿尔达希尔以少胜多,大败罗马军队,夺取了亚美尼亚地区。此战不仅大大扩张了萨珊波斯的领土,也挑起了波斯与罗马之间长达百年的战争。阿尔希达尔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们为争夺两河流域,与罗马争斗不休。

后果

沙普尔一世生擒罗马皇帝:阿尔达希尔再次挑起波斯与罗马的战争,260年,继任者沙普尔一世在战争中生擒罗马皇帝瓦莱里安,大败罗马军队。

结论:阿尔达希尔不仅推翻安息帝国,建立起萨珊王朝的统治,还在与罗马帝国的交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令萨珊波斯声名远扬。伊朗地区再度出现了一个由波斯人统治着的强大国家。

阅读数 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