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西里舞曲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古老舞曲。
作者|柴丹书
请大家闭上眼睛,点击播放按键,跟随音乐进入美丽的梦境。
西西里作为意大利南方的一颗“珍珠”,无不让人向往。大自然赋予了这片神奇土地各种各样的色彩,山丘、地中海融为一体,晶莹剔透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颗颗发光的珍珠,连海风都如此迷人,大大小小的岛屿散落在海岸线上。只要闭上眼睛想象仿佛就能感受到清凉的海风扑面而来。
在一个夏日闲暇的午后,隔着玻璃都能听到成群结队的蝉鸣,阳光的炙热烤晒着阳台,热浪让人无法靠近。为了降温,随机打开了一个iTunes的夏日清凉歌单,音乐的开头竖琴的琶音如潮水般轻轻的拍打岸边,远处的白帆摇摇晃晃的在海面上前行。弗雷的这首《西西里舞曲》简直“人”如其名,优美的旋律线时而像一丝丝的琴弦深深的拨动着心弦,又像绵延不断的海岸线延伸像远方,更像是一个小男孩第一次见到心爱之人摇曳倩影的悸动。

1892年,巴黎大剧院的经理想请圣-桑为作家莫里哀的喜剧《贵人迷》创作配乐,圣-桑因为当时太忙没有接这个工作,于是他向经理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弗雷。最早弗雷创作的版本是首管弦乐作品。就在1893年,弗雷即将要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剧院倒闭,戏剧也停止了制作。
五年后,弗雷又重新翻出了手稿,将这部作品改编成了大提琴和钢琴版本,并把它献给了荷兰大提琴家Joseph Hollman,才得以重见天日。
与此同时,弗雷正在为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英文版本创作音乐。剧中有些好玩的场景需要一些轻松的音乐,弗雷就将这首《西西里舞曲》加入了其中。弗雷在1909年出版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中也选入了这首乐曲,可见作曲家对这首曲子是相当的偏爱。
加布里埃尔·弗雷虽然不是出生在音乐家庭,但童年天赋显现,他的父母十分注重他的音乐教育,9岁就被送到了巴黎的一所教会音乐学校学习管风琴和合唱指挥,成绩优异以至于免费学习了十一年。毕业后在一直在教堂演奏管风琴。在学习音乐期间遇到了他的伯乐——圣-桑,圣-桑看到了弗雷的天赋不仅给了他这次创作的机会,还给他介绍了许多浪漫派作曲家的音乐。《西西里舞曲》的作曲技法和结构松散且流动性强,受到了不少浪漫派的风格的影响。
弗雷毕生都在致力于发展法国的民族音乐。在教育方面也做出过许多贡献,他培养了包括拉威尔在内的许多学生。他创作的音乐大多以声乐和室内乐为主,在和声旋律的创作上影响了许多20世纪的作曲家们。

弗雷的创作风格精致细腻,追求纯净柔美,他的音乐动听又高贵,管弦乐作品也是小而美的作品。其实弗雷也创作过一首交响曲和一首协奏曲,最后都没有出版。弗雷的作品听上去简单明了,他在单纯的作品中坚持表现丰富的情感,同时这也是他讨厌繁琐复杂的管弦乐作曲技法的体现。他的创作中大多都是钢琴作品和歌曲。在室内乐方面虽然数量不多,却也是少而精美,著有两首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和一首钢琴三重奏与弦乐四重奏。这些作品结构严谨、结构精妙,简单中透露着丰富。对于崇尚传统古典主义风格的创作模式下,他的这种音乐过于“简单”,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其实仔细聆听弗雷德作品,我们能够听到隐藏在他音乐中的更多诗意和情趣,及其音乐带给我们的更多意境。
比起为教堂工作,弗雷更喜欢创作,在圣-桑的鼓励下,为了安心作曲弗雷辞掉了工作,开始专心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体裁——钢琴作品。弗雷十分夜曲这种风格,创作了13首夜曲,比起肖邦的夜曲,他的作品中缺乏强烈的对比,旋律平缓如沐春风,充满着温情。他不喜欢用传统技法制造冲突和解决,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片段中,像海浪般一层一层的打在海滩上,层层递进无限蔓延的温暖打在心坎上,让人无限回味。就像这首《西西里舞曲》用简单的旋律把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描绘的波光粼粼,干净透明,如同教会音乐中的童声合唱一样纯洁。这和他在教堂工作了那么多年有紧密的联系,他将在为教堂工作的真心融入到了自己创作的作品中。

虽然弗雷在教堂演奏了几十年管风琴,他的一生中却从未创作过一首管风琴作品。在他职业生涯时期,他的创作风格从年少时期的单纯到青年时期活力四射,再到最后神秘充满着自省的内在变化。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无限的魅力,让喜欢他音乐的人流连忘返。弗雷把在教堂工作是累积到的经验,用他喜爱的钢琴作品来模仿管风琴的声音效果,他的作品虽然简单却也不乏声部对位关系,这就是弗雷最大的成就——将复杂化的东西变为简单。
弗雷对音乐旋律的热爱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随着时间的流逝,弗雷这种“简单”的音乐并没有被大家遗忘,反而逐渐建立了自己在古典音乐届的地位,直到现在他的作品还会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中。
西西里舞曲本身是起源于17、18世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种古老舞曲,舒缓柔情,6/8或12/8拍的律动舞感十足。所以弗雷的这首优美动听的《西西里舞曲》后来被美国编舞大师巴兰钦编排成了经典的芭蕾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