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建凡尔赛宫:太阳王的野心
前因:1661年,首相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亲政;后果:1789年-1883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凡尔赛宫作为专制王权的象征,遭到民众的多次洗劫、毁坏。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1661年,首相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亲政。

公元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对巴黎西南郊的一片林洼地填平整改。他父亲路易十三在大约四十年前花一万利弗尔买下了这片荒地,上面树林掩映,是绝佳的狩猎场所。

这一年,路易十四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空前豪华的宫殿,一座让后人都能记住太阳王路易十四名字的宫殿。二十年之后,这所宫殿成为国王权力的最佳象征,它因为这片荒地而得名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当政时间最长的国王,他在位期间法国的王权达到了巅峰。而他的名言多不胜数,比如“朕即国家”、“君主的神圣权力是全能上帝的光芒”“审查国王的权力只属于神”等等。

这位唯我独尊的皇帝虽然自负,但十分精明能干。

太阳王路易十四

1661年,他的首相、教父和恩师马扎然去世,23岁的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从这一年起,他事必躬亲,以“临御座即为操劳”为理由,把大大小小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也没有任命过任何一位首相。

从661年起,凡尔赛宫的修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耗费了巨额的利弗尔。而巴黎早已有卢浮宫、杜伊勒里宫、枫丹白露等多处王室宫殿。如此精明的路易十四为什么要开启这样一项工程呢?

这真得从路易十四的童年说起。

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年仅五岁的路易十四冲龄即位,由其母亲安娜摄政,首相兼红衣主教马扎然辅佐。

路易十四在法国内政外交双重动荡的环境下成长。三十年内战和之后的法西战争耗尽了国本,政府为了支付连年增长的军费,只好不断增加苛捐杂税。而战争又使得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国民收入极不稳定。最终的结果就是王国内部的小资产阶级、平民起义和暴动不断。

最典型、规模最大的是“德福隆运动”1648年,巴黎市民因不满政府逮捕抗议增税的法官,一夜之间在巴黎街头筑起1200个堡垒。摄政太后、马扎然被迫携年幼的路易十四出逃,一路上受尽惊吓和苦楚。

1650年,曾经帮助王室镇压德福隆运动的孔代亲王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待遇,公开叛乱,率军进逼巴黎,又逼得路易十四再度出逃。

这两次事件给路易十四留下了一生的阴影。他不相信平民和官吏,更不相信贵族。在马扎然的教育下,他只相信绝对的王权。

路易十四亲政之后,曾经跟自己的心腹大臣说:除了辉煌的战功,建筑乃最能表现君主的伟大和才智的事物。它向后代诉说君主的功业,他能吸引人们崇敬的目光。

凡尔赛宫·音乐花园

正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巴黎和圣日耳曼不断开启新的工程。但是这些小打小闹的工程都满足不了他的野心,尤其是在他看到了财政大臣富盖的府邸之后。

1661年,富盖的新府邸建成,路易十四受邀前去参观。富丽堂皇的宫殿把当时还住在陈旧的卢浮宫里的国王刺激得不轻。不到一个月,路易十四就以贪污罪将富盖投入巴士底狱,判处了无期徒刑。

此后不久,路易十四就选中了凡尔赛这块荒凉但辽阔的土地。

路易十四处罚富盖、建凡尔赛宫,表面上看是出于嫉妒,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1682年起,路易十四搬入还未竣工的凡尔赛宫。此后这里成为他的长住居所。当时的凡尔赛宫已经建成了2300个房间,路易十四把大批贵族召入宫内。贵族和大臣们被富丽壮观的宫殿折服,路易十四又设立了极其严格的礼仪制度,如国王起床礼、就寝大礼、就寝小礼、用膳礼等等,并因此而设立了包括御衣官在内的荣誉职位,让自己宠幸的贵族充任。

除此之外,凡尔赛宫定期举行盛大的欢宴,受邀者被认为是最有权势地位、最受国王宠信的上层人士,更有机会获得丰厚的俸禄和赏赐。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国王把从前四散在各自封地上的贵族豢养起来,驯化成了自己的侍臣。贵族们过上了沉迷享乐,仰国王鼻息的生活之后,就像被拔去了利爪的动物,愈加温顺。路易十四的个人权威也达到了顶峰。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而作为王权威严象征的凡尔赛宫又屹立了数百年。

后果:

1789年-1883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凡尔赛宫作为专制王权的象征,遭到民众的多次洗劫、毁坏。

结论: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是法国专制王权的巅峰时期,而凡尔赛宫既是它的产物,也是它的见证。

阅读数 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