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琳派”的集大成之作,纯日本趣味的装饰美——尾形光琳《燕子花图屏风》
江户时期“琳派”代表人物尾形光琳,借用《伊势物语》中在原业平与燕子花的故事,完成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燕子花图屏风》。画作充分凸显日本江户时期装饰艺术的风格,现被列为日本受欢迎的“国宝”之一。

我对琳派艺术最没有抵抗力。

——田中一光

《燕子花图屏风》(局部)

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伊势物语》第九段“下东国”中,平安时代有名的花花公子在原业平被流放,离开京都。

当他途径三河国(今岐阜县一带)八桥地区时,见桥曲之处燕子花缤纷,深感旅愁,不禁思念居留京城的情人,于是吟咏和歌,泪下沾襟,留下一首藏头和歌

华美兮唐衣,久着褄萎张衣晾;亲亲吾爱妻,吾人远行旅他乡,留汝空闺吾心悲。

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正好组成日语的“燕子花”,在原业平以此寄托对美人的思念。

燕子花

至此以后,八桥不仅是燕子花的名胜地,还成为古典和歌常常咏唱的对象,为人所知。

江户时期“琳派”代表人物尾形光琳,借用《伊势物语》中在原业平与燕子花的故事,完成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燕子花图屏风》,《伊势物语》里的优雅与思念,被画家融入画中

燕子花图屏风(右)

尾形光琳

今天,《燕子花图屏风》现被列为日本受欢迎的“国宝”之一,一幅描绘植物的画作,借何获得国宝之誉?

《燕子花图屏风》以《伊势物语》第九段的关键元素——“燕子花”为主题,构思大胆,将其作为巨大屏风画面的唯一主角。

在右侧屏风中,四丛燕子花被安排在画面中央;左侧屏风的四丛燕子花,则被安排在对角线上。两扇屏风呈现出对照性的构图,或许是从宗达派屏风画中获得的灵感。

燕子花图屏风(左)

尾形光琳

两扇屏风呈现出对照性的构图

《燕子花图屏风》创作于贴上金箔的屏风上,据研究,画面使用的金箔数量,高达1000余张。在金光灿灿的背景上,光琳只用青绿和群青两种颜色,就描绘出茁壮生长、洋溢着蓬勃活力的燕子花。

盛开的燕子花绚烂夺目,明快的构图和金箔、群青色、青绿色几种有限素材,共同营造出华丽的氛围和绝妙的艺术效果。

金箔拼贴的屏风

在此作中,光琳摒弃了一切中间色,也没有勾勒轮廓,大胆地用绿色完成燕子花的绿叶,再用饱蘸群青的画笔,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怒放的花朵。金光闪闪的背景,也烘托出燕子花笔直向上的生命力。

光琳的绘画作品,重视留白,强调装饰性的日本趣味,还尤为注重画面的意境。错落有致的构图,富有诗歌般的韵律,让人仿佛听到和歌的回响。

金色背景与一簇簇繁茂的燕子花,使画面产生了清澄明丽而又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画作既富丽堂皇而又高雅圣洁。

金色背景与燕子花形成对比

画家以精心构思的韵律感,表现生动活泼的氛围。作品通过燕子花在画面上的构图设计,在二维的平面,表达三维的立体空间,用巧妙的构图,表达了空间的纵深感。

从局部上看,《燕子花图屏风》的每朵花都是写实绘就而成,但画面整体又是抽象的,色彩的点和线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虽然在日本美术传统中,金箔屏风画历史悠久,但此作将大胆的色彩搭配与精妙的构图,抽象的装饰图案与细致的自然景物描绘结合在一起,呈现了江户时代独特的美感。

一丛燕子花

大约十年后,光琳同样以“燕子花”为主题,创作了《八桥图屏风》。《伊势物语》第九段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八桥”,也出现在屏风中,显示出不同于《燕子花图屏风》的图像。

八桥从画面左下方,一直延伸至右上方,与燕子花丛相遇,造型颇具匠心,被认为出于构图艺术的考虑,光琳才引入“八桥”的意象。

尾形光琳《八桥图屏风》

两扇屏风展开呈现连续构图

尾形光琳,德川幕府时期著名艺术家,出生于京都御用和服商人世家“雁金屋”,曾为丰臣、德川家订制和服。

尾形光琳30岁时,继承家族大笔遗产后,享乐挥霍,奢侈无度。不到10年,家产耗尽,为了填饱肚子,才开始以画师为业。

光琳年轻时,深受绘画颇有造诣的父亲影响,后来又师从既擅长水墨画、又精通土佐派绘画的山本素轩,他是当时名声显赫的“狩野派”的一员,光琳也同时学习这两种技法,后来又师承俵屋宗达,还受到其书画艺能方面的熏陶。

尾形光琳《太公望图》京都国立博物馆

1697年,光琳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他的艺术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其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此后的20年间完成的。他也因绘画的成就,被授予“法桥”称号。晚年时期的作品,可谓登峰造极。

其代表作不仅包括华丽的大型屏风画《红白梅图图》、《孔雀立葵图》等,还有《维摩居士图》、《李白图》、《大公望图》等洒脱的水墨画小品。而《燕子花图屏风》,则被视为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

尾形光琳大型屏风画《红白梅图图》

光琳在吸收各方优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独创一格,形成日本绘画史上著名的“琳派”。这种追求纯日本趣味的装饰美,不仅被众多后继者继承与发扬,也对日本绘画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绘画之外,光琳还是一位高超的漆器艺术家,他的作品,曾对这一领域的匠人产生巨大影响。他还为其弟尾形乾山制作的陶器绘装饰画,最终成就尾形乾山成为日本最伟大的陶工。

尾形光琳 《八桥莳绘螺钿砚箱》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尾形光琳被视为“光琳派”的集大成者,两件燕子花为主题的屏风画,充分凸显日本江户时期装饰艺术的风格。

时至今日,《燕子花图屏风》已成为日本美术的代表作品。1970年,日本邮政省发行了“日本万国博览会”纪念邮票,主图案就选用尾形光琳的《燕子花图屏风》局部作为画面。该作也是日元伍千圆纸币的图纹。

尾形光琳的作品,影响了日本后世的审美观及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特别是染织、漆器、陶瓷等方面,这种风格被称为“光琳样”,直到今天,光琳的作品仍启发着日本的绘画、工艺、设计创作。

尾形光琳《秋好中宫图》MOA美术馆藏

尾形光琳《伊势物语·八桥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关于《燕子花图屏风》

日本“琳派”艺术大师尾形光琳集大成之作;

作品借用《伊势物语》燕子花故事而作;

充分凸显日本江户时期装饰艺术的风格;

此作极致地体现了注重装饰性的日本趣味;

影响了日本后世的审美观及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

作品现被列为日本“国宝”。

阅读数 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