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踪百载的“宋画第一”——李公麟《五马图》的坎坷命运
《五马图》是李公麟白描画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视为画马的巅峰神作。2019年,当这件隐匿世间近90年的传世名作,再次在公众前露出真容时,我们才发现《五马图》真迹并非全部白描,而是有浅设色......

画面色彩时与水墨块面、线条重合,生成复杂的色调变化,令人惊叹于作者画技之高妙。

——板仓圣哲

《五马图》(局部)

2019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中,据传早已毁于二战战火之中的李公麟《五马图》重现人间,震惊全球艺术界!

一幅失踪近一个世纪的传世名作,所有人都认为它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几乎是90年来,每一代中国艺术史研究者、书画家、艺术爱好者共同的“心结”,无数收藏家与学者暗自遗憾:有生之年,究竟还能不能看到李公麟的《五马图》?

此次展览前,《五马图》仅见存于故宫博物院的珂罗版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幅传世名作,让无数人为之魂牵梦萦?

《五马图》是李公麟白描画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据称此图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写生稿创作而成,看似简单的白描勾画,线条粗细、墨色浓淡却恰到好处,马与人物比例精当,形象生动,甚至能让人感觉出马的肥瘦、光泽及性情。

2019年,当这件隐匿世间近90年的传世名作,再次在公众前露出真容时,我们才发现,《五马图》真迹,并非全部白描,而是有浅设色。无人不感叹原来世间有如此精妙的笔触,将马的神韵蕴藏其中,传承至今。

《五马图》真迹并非全部白描,而是有浅设色

画作分为五段,每个部分都是一人牵住一马,马匹都是境外向朝廷的进贡,是宋代辉煌的映证。每一匹马左边都有黄庭坚题记,简要描述了进贡时间、进贡者、马名、产地、年岁与身高尺寸。

这些由西域诸国进贡的骏马,依序是:宋哲宗元祐元年,于阗国进贡的“凤头骢”;元祐元年,吐蕃首领董毡进贡的“锦膊骢”;元祐二年,秦马“好头赤”;元祐三年,西羌首领温溪心进贡的“照夜白”。

最后一匹马的题记现已失去,但据史载,应当是元祐三年(1088 年)正月初一,西域某国进贡的“满川花”。

五马图

李公麟

画作如《宣和画谱》卷七所云:“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李公麟的画,纤毫毕现,

五位牵马奚官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因身份不同,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

五匹马体格健壮,虽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人与马神态各异,其性情表现得生动自然

虽不着明艳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

西域装束的牵马奚官

苏轼曾这样写道:“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在李公麟的众多画作之中,《五马图卷》是其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自北宋以来,集历朝历代珍爱于一身,被视为画马的巅峰神作

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细致描绘马匹毛发丝丝缕缕

《五马图》自完成之时起,即被评为“神品”,且盛名经久不衰。它于元代成为文人们憧憬的对象,之后又为清高宗乾隆皇帝所珍藏,是历代帝王贵胄梦寐以求的传世珍宝。

马匹神韵生动

李公麟是何方神圣?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土,安徽舒城人。官至朝奉郎,晚年因病辞宫返乡。李公麟是文人画的开拓者之一。他博学多オ,精于鉴藏金石古器,善画人马、佛像和山水。尤其是将白描发展为独立的画种,是中国绘画史中公认“白描”最为杰出的一代宗师,甚至被誉为“宋画第一人”。

李公麟的“白描”,继承了传统的绘画风格,接近顾恺之的紧细凝敛,又承续了吴道子的暗示物象立体结构的粗细变化,并用线条的变化暗示物体的质感,甚至用线条的强弱与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相呼应。

他所画的人物,往往只凭几条起伏而有韵律感的墨线来完成,但却能明晰地区分出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族的特征,使人一看即能辨别出来。

被人称为“扫去粉黛,淡毫轻墨”,还有着“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美誉。

牵马奚官显示李公麟白描人物功力非凡

可是,这样一幅关注度极高的画作,又为何会突然失传?近九十年间,它在哪里?何人将其送往日本,又为何入被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张伯驹在《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一文中所讲,颇能指点迷津:“溥仪出宫后由日本使馆移居天津日本租界张园,甚困窘,而从臣俸给,不能稍减,遂不得不卖出所携之书画 ……。时日人某欲以二万日金得宋梁楷卷。陈太傅宝琛经手其事。成之后,又有日本某侯爵欲以日金四万得李公麟《五马图》卷,献日本天皇。时溥仪正艰窘,愿以四十件书画售日金四十万元。《五马图》则不更索值,以赠日皇。”

原来,时局动荡之中,急需资金的王公贵戚将大量中国书画珍品售予日本,换以用作活动的资金,《五马图》就是其中一件。

凤头骢

根据后世研究,可以确定的是,上世纪20年代初,溥仪就以赏赐的名义将包括《五马图》在内的25件名画赏赐溥杰。这些书画后被偷偷运往天津租界。

1924年底,冯玉祥逼迫溥仪出宫,溥仪暂避日本使馆。并于1925年逃亡天津,先后居住于天津市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为了维持巨额的开销。开始抵押书画,此事的经办人就是陈宝琛和其外甥刘骧业。

而上世纪20年代末,《五马图》由刘骧业携至日本,经古董商江藤涛雄,售予末延财团的末延道成先生。

溥仪(左五)、陈宝琛(左三)、刘骧业(左二)等在张园留影

1933年,李公麟《五马图》被日本政府定为“重要美术品”——与国宝相当

此后,《五马图》下落不明长达八十余年。一时间传言四起,有人说它已毁于二战战火,也有说它已传至美国宋氏后人手中,还有人说,五马已被分离成各个部分,被分散开来拍卖。

锦膊骢

不过,好在日本的学者们也从未忘记这幅画,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学者内藤湖南先生曾说:“中国这般情形,珍贵文物接二连三地流出国外,但我很想把这些东西留在同是东洋,而且自古以来关系非比寻常的日本”。他的这些话对日本的收藏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头赤

对李公麟《五马图》再次现世的期盼,与日本学界艺术界对于该画乃至中国艺术的重视,最终得到了回报——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收藏家,将失传已久的《五马图》捐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

原来,这幅画一直暗藏于日本,并且保存得很好,仍然维持着1920年代传入日本时的状态。这位收藏家希望它未来仍然能保持现有的保存状态,而且能让普通人在一个公开的环境下看到。

所以他决定捐给东博,让它能够公开——而他之前没有选择公开这幅画的原因,也正是担心这幅经典之作受到分割、拍卖,被卷进利益的纠纷之中。

照夜白

遗失在历史之中的名作数之不尽,《五马图》的现世为艺术各界都打了一针强心剂。千年来的追寻,并未白费。

我们也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名作被挖掘、被捐赠。无论它在何处,于何人所持,它的艺术价值都不会因此而磨灭。

所谓艺术品,就是在何时何地,都能带给人们最深刻的感动!

或为满川花

关于《五马图》

作品曾在动荡岁月被售往日本,随后销声匿迹;

画作失传80余年,2019年再现人间;

是“宋画第一人”李公麟的代表之作;

自完成之时起,即被评为“神品”;

被视为白描画马教科书般的范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数 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