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长女玛利亚·特蕾莎;后果:1702-1714年,法国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奥地利分支争夺西班牙王位,爆发一些列战争。
文/全历史一口
前因: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长女玛利亚·特蕾莎。
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终年38岁,死后无嗣。法国的安茹公爵腓力继承王位,是为腓力五世。
腓力五世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其实早在卡洛斯二世咽气之前,路易十四就开始得意地到处炫耀,在向别人介绍腓力的时候,他一般都说:这位是未来的西班牙国王。
为什么法国王子可以做西班牙的国王?这要从前任国王卡洛斯二世说起。

卡洛斯二世
卡洛斯二世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独子。他母亲是奥地利公主、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三世的女儿。腓力四世的父亲腓力三世和斐迪南三世是同胞兄弟,卡洛斯的父母实为表兄妹。
由于近亲通婚的缘故,卡洛斯二世身患多种遗传病,比如,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遗传病下颚前凸病中症状最严重的,因为下颚过于巨大,他无法正常咀嚼;他还患有癫痫病和舌头肥大症,体质虚弱得随时可能死掉,根本不具备成为一名君主的素质。
更致命的是,他不能生育。
卡洛斯无法生育,王位自然要落到有西班牙王室血统的人手上。
其中之一是法国安茹公爵腓力,另外两位分别是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亲王和奥地利的查理大公。
他们的继承权都和卡洛斯二世的祖父腓力三世有关。其中,路易十四的母亲是腓力三世的长女,路易十四则娶了腓力三世的长孙女玛丽亚·特蕾莎。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母亲是腓力三世的次女,而他本人则娶了腓力三世的次孙女玛格丽特·特蕾莎,而查理大公是利奥波德一世的次子。
利奥波德一世与玛格丽特·特蕾莎只有一个女儿:玛丽亚·安东妮娅,她就是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亲王之母。
三位王子都与西班牙王室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那到底要由谁来继承王位呢?
1698年,出于维持欧洲均势的考虑,在欧洲其他大国的干涉下,卡洛斯二世决定将西班牙王位传给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亲王,继承除意大利以外的西班牙领土;法国可以得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奥地利则得到米兰。
利奥波德表示抗议,坚决支持次子查理大公继承王位。但卡洛斯二世未加理会,于次年初立下遗嘱,将西班牙的所有领土都留给约瑟夫·斐迪南亲王。
不想,两个月之后,约瑟夫·斐迪南亲王竟然先离世了。
此后,法国和奥地利各执一词。

查理大公后来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成为查理六世,即奥地利女大公玛利亚·特蕾莎之父
路易十四称,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比利奥波德的母亲妻子年长,且查理大公并不是玛格丽特·特蕾莎所生,而是利奥波德一世与其第三任妻子所生,因此,自己的孙子腓力更有资格。
利奥波德一世反击:路易十四的妻子玛丽亚·特蕾莎嫁到法国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因此她的后代也无权继承王位。
法国、神圣罗马帝国两强国争执不下,卡洛斯二世不得不想出折中的办法。最后,他决定立查理大公为西班牙王位继承人,继承除意大利以外的西班牙领土;法国则得到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全部领土。利奥波德再一次拒绝了该条件,他希望独吞西班牙。
一波三折的王位继承人之争进行到这里,全欧洲都在等待卡洛斯二世的答复。
而西班牙贵族阶级希望保持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完整,更倾向于支持血缘关系更密切的腓力为继承人,前提是他要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保证法西两国永不合并。
终于1700年,在贵族们的坚持下,卡洛斯二世在去世前的几个月,立嘱指定腓力为继承人。
利奥波德一世愤怒不已,表示不会接受这一安排。而法国的波旁王朝已经对着西班牙王位开始摩拳擦掌了。
后果:
1702-1714年,法国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奥地利分支争夺西班牙王位,爆发一些列战争。
结论:腓力继承西班牙王位成了接下来十几年欧洲陷入混战的导火索,而路易十四为了帮自己的孙子保住王位倾尽全国之力,极大消耗了法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