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壮烈,死在最美——酒井抱一《夏秋草图屏风》
“江户琳派之祖”酒井抱一,在尾形光琳​​​​​​《风神雷神图屏风》背后画下了《夏秋草图屏风》,一金一银,一动一静,一为天上呼风唤雨的神祇,一为地上任风雨吹打的草木,共存的两幅画之间充满了奇妙的联系。

酒井抱一的人生,是绘画与俳谐交织的抒情诗。

——仲町启子

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人心中反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亲眼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更能找到安心感。

——荒木经惟

《夏秋草图屏风》(局部)

1815年,在“淋派”大师尾形光琳逝世百年之际,他的忠实追随者酒井抱一,在自家召开光琳的逝世百年法会,在寺庙举行光琳的遗墨展,并修缮光琳的墓碑,还自费出版了缩小版的图录,名为《光琳百图》。

抱一的后半生,都在全身心致力于追随学习“琳派”,在江户推广“琳派”,因此,抱一也被称为“江户琳派之祖”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宝《夏秋草图屏风》诞生了。

夏秋草图屏风(左)

酒井抱一

这是怎样一件作品,堪当“国宝”之誉?

根据1991年在画上发现的文字记载,这幅画是受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的父亲一桥治齐的委托,抱一于1821年绘制的,而这幅画的诞生,则是一则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逸闻。

夏秋草图屏风(右)

酒井抱一

在投身“琳派”艺术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抱一发现了收藏在家中,尾形光琳所画的《风神雷神图屏风》。

这幅画的原作者为“琳派”艺术的奠基人——俵屋宗达,深受宗达启发的光琳,作为将“琳派”艺术推向完善和成熟的大成者,怀着对前辈的敬意,临摹了一幅一样的《风神雷神图屏风》,而这幅画居然就藏在自己家中。

当时在抱一心中,自觉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注定要成为沿着前辈脚印前进的“琳派”后人。

三版《风神雷神图屏风》

恰在此时,委托作画的请求到来,抱一便怀着有如当年光琳对宗达的敬仰与追忆,在这幅《风神雷神图屏风》背后,画下了《夏秋草图屏风》。

一幅画,巧妙的将“琳派”三代艺术家联结在一起,这是多么奇妙的缘分啊!

存在于一起的两幅画之间,充满了奇妙的联系。一为金,一为银;一为动,一为静;一为在天上呼风唤雨的神祇,一为在地上任风雨吹打的草木。

两幅作品一正一反共存于同一屏风上

画中描绘的是,在银色的背景下骤雨里摇曳的夏草和强风中低垂的秋草。

在雷神鼓动的左扇,呼应着被阵雨打湿的牵牛花、百合,还有女郎花。在夏天暴雨的冲击下,植物修长的叶片几乎是完全垂下来的。

在画面右上方,一条抽象的因骤然而至的阵雨而涨水的河流,缓缓流过。

被阵雨打湿的花朵

风神肆意的右扇,则呼应着在狂风中摇曳的葛藤和野葡萄,向上的动态,似乎要被拔地而起。与夏草图中植物下垂的叶片相比,秋草图中植物的叶片是横向伸展的。作者用这样的方式画出了秋风的足迹。

一左一右,沿对角线延伸,构成大V字,其动势,与《风神雷神图屏风》不谋而合。

两幅画正好对应着,“雷神降下的雨”之下的“夏草的模样”,“风神卷起的风”之下的“秋草的模样”。

画家虽画的是夏草和秋草,却暗暗表现出了盛夏的骤雨和凉秋的狂风,静态的画面却带来动态的感受。

横向伸展的叶片

不同于传统琳派绘画奢华的金地,《夏秋草图屏风》大胆创新的采用了低调的银地,深淡粉绿描绘正反叶片,交相成趣。金色勾勒叶脉,烂漫夺目。

在一片冷静肃穆的气氛中,身披月光在风雨中飘摇的夏草和秋草,让人感到一种独有的“幽”,草木葳蕤,萋萋相隐。这是否是预感末期将至的抱一,将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凝缩在画中之故呢?

在兼有写实性、装饰性、抽象性的画面中,描绘了只在晚夏到初秋存在的花草,是否抱一也感受到人生苦短,正如这飘零风雨中,随时会逝去的渺小生命呢?

也许是因为,深爱“琳派“的抱一,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离开这个世界,再也无法执笔绘画,再也看不见他所爱的艺术作品,那么在这无语深沉的银色之后,掩藏着的,便是抱一对艺术热烈的,无穷的,赤忱的爱。

狂风中摇曳的花朵

完成此作的酒井抱一,有什么来头?他又为何创作了这样一幅画作?

我们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出生豪门贵族、一生幸运的、幸福的艺术家。

酒井抱一,本名酒井忠因,1761年出生,家族位于今东京神田小川町的酒井氏姬路藩的大名宅邸。

酒井家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世家大族。是时乃是第十代德川将军,德川家治的天下,而酒井家族,是从14世纪末期便与德川家建立姻亲关系的初代重臣,

经过一些列发展,直到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开创德川幕府,酒井家开始在政府连任要职,抱一出生的时代,酒井家族长,抱一之父酒井忠仰,便是任职从五位雅乐头。

抽象的河流

酒井抱一身为家中次子,在长子继承制的幕府体制下,并无继承资格的抱一,从小就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幸运的是,当时的酒井家宅邸在东京乃是文人雅士聚集,有如文化沙龙般的存在,再加上在朝为官的父兄庇佑,在艺术之路上驰骋的抱一,并无障碍。

抱一曾跟随狩野派的狩野高信和狩野惟信学习,酒井家还会时不时邀请长崎画派的宋紫石、宋紫山兄弟来自家府邸作画。1783-1784年间,抱一又师从浮世绘画师歌川丰春学习,留下不少肉笔浮世绘精品。​

暴雨冲击下完全垂下的花朵

在文学方面,抱一师从马场存义,留下不少狂歌作品,许多甚至收录在当时的狂歌集中出版发行。

1797年,时年37岁的抱一在西本愿寺出家。出家的具体原因虽不明,但是从此时开始,酒井抱一将开始真正作为一代宗师,留名日本画坛。

出家同年,他正式改名为酒井抱一,“抱一”二字,取自中国古籍《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葡萄叶已枯败

不久之后,抱一通过一本名为《绘事鄙言》的书,了解到尾形光琳和“琳派”,并深深地为其所吸引,从此投身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琳派”传承的特点,并不似传统的“狩野派”或是“土佐派”,无一定的传承规则,但凡赞同“琳派”的艺术理念,决意追随此画派者,无论条件,皆可自称”琳派”门人,抱一便是其中最坚定的追随者。​

狂风扬起葡萄叶

在《夏秋草图屏风》这幅杰作完成的七年之后,1828年,抱一逝世于东京的筑地本愿寺。

出于保护文物的目,《夏秋草图屏风》被揭离原来《风神雷神图屏风》的背后,重新裱装,作为独立绘画展示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中。

曾经对先贤满怀敬意的抱一,如今也成了后人们追慕的先贤,成为与宗达、光琳被人合称为“宗达光琳派三代宗师”。世代更迭,人生轮回,便是这么一回事吧!

就像画中看似无力的花草,虽可能会被风雨摧折,但一代代,始终会有新的种子,播撒在原地,生根发芽,茁壮生长,开花结果……

酒井抱一《樱图屏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酒井抱一《四季花鸟图屏风》阳明文库藏

酒井抱一《柿图屏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关于《夏秋草图屏风》

作者为“江户琳派之祖”酒井抱一;

画作另一面,原本为“琳派”艺术的奠基人尾形光琳所画的《风神雷神图屏风》;

描绘的是身披月光在风雨中飘摇的夏草和秋草;

画面兼具写实性、装饰性、抽象性;

作品现已被定为日本“国宝”。

阅读数 4.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