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玛丽一世去世;后果:弗洛雷斯海战。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玛丽一世去世:155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妻子同时也是英格兰女王的玛丽一世去世。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命令刚打造好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结果被英国海军击败,返回时又遇到风暴天气,损失惨重。
腓力二世的时间地图
这件事得从一场婚姻说起。
西班牙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一世在世时,想要建立一个“世界天主教帝国”,所以他对刚刚兴起的新教极力打击,不惜拉拢其他天主教国家与新教国家开战。在儿子腓力二世的婚事上他也颇下心思,选中了时任英格兰女王的玛丽一世。因为玛丽一世笃信天主教,曾残杀新教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

笃信天主教的玛丽一世
玛丽一世虽然是女王,但是她的地位并不稳固,因为她还有一个信奉新教的妹妹伊莉莎白。英格兰的大臣中有不少人支持新教,所以她为了寻找盟友,同意了这门亲事,嫁给了腓力王子,即后来的腓力二世。腓力王子因此得到了英格兰国王的称号,从此两人一起执掌英国。
然而没几年玛丽一世就去世了,伊莉莎白接任,被称作伊莉莎白一世。为了继续掌控英格兰,这时,已成为西班牙国王的腓力二世继续向小姨子求婚,结果遭拒。

伊莉莎白一世一生未婚
腓力二世很生气,加之西班牙的珍宝船队(往返于西班牙和海外殖民地间的运送黄金、香料等货物的船队)经常遭到英国海盗的抢劫,腓力二世知道,这背后还有英格兰政府的支持,西属尼德兰的新教徒起义运动也有英国在背后捣鬼,所以腓力二世准备以武力教训一下英国。
当时,西班牙已经与葡萄牙合并,从海外殖民地捞到了无数财富,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堪称一霸。腓力二世准备入侵英国,并扶植一名天主教君主,于是他下令组建一支舰队。经多年的打造,他成功组建了一支当时欧洲最具规模的海军舰队,有100多艘舰船,3万人,美其名曰“无敌舰队”。教皇听说他要攻打新教国家,承诺给予补贴。
开战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求婚被拒肯定不算。巧在苏格兰的玛丽女王(另一个玛丽女王)企图谋害伊莉莎白一世,被伊莉莎白一世处死。而玛丽女王信仰天主教,所以这件事惊动了天主教国家,于是腓力二世有了为玛丽报仇的借口,在第二年就派舰队出征英格兰了。
无敌舰队由阿隆索公爵担任总指挥,之前他一直负责打造这支舰队,在腓力二世的再三催促下才领队出发。腓力二世要求阿隆索配合在尼德兰的帕尔马公爵率领的陆军一起作战。然而无敌舰队到达会合地点——加莱泊地后,帕尔马公爵的陆军大概遭到了尼德兰敌对势力的封锁,所以始终没有来会合。
无敌舰队失去了进攻的好时机,因为这时英格兰的一部分海军舰队正停靠在不远处的普利茅斯港,英格兰海军的正规战舰包括人数只有无敌舰队的三分之一,根本不是无敌舰队的对手。无敌舰队擅长打接舷战和登船突击战,如果把英格兰海军堵在港口里就能发挥出优势。
然而阿隆索公爵严格执行了国王的命令,这就给英格兰海军的夜里突袭创造了机会。英格兰海军指挥官霍华德和德雷克趁夜里刮起的西风发动火攻。几艘着火的商船冲进了无敌舰队中,好在阿隆索提前安排了警戒,争取了一点时间,不少战舰砍断锚缆升帆起航才躲过一劫,无敌舰队只有少量船受损。

英格兰海军火攻无敌舰队
第二天黎明,英格兰海军与被火冲散的西班牙战船展开大战。英格兰的指挥官德雷克是个经验老道的海盗,是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而且最擅长打这种不需要队形的自由战。英格兰的战船跑得快,大炮射程远。尽管无敌舰队的大炮威力大,但是射程近,捞不到近战机会。无敌舰队被远程射击的英格兰舰队搞得焦头烂额。
大约10天后,无敌舰队的士兵因为筋疲力尽而开始心理崩溃,不少战船选择逃跑或向英格兰投降。阿隆索杀死多个逃跑者也不管用,于是他召集部下开会,想借风力最后搏一搏。奈何必要的“东风”始终没刮,他只好率众从北方撤退。

无敌舰队进攻与撤退路线
英格兰海军怕无敌舰队攻击本土,所以一直跟随,不时在无敌舰队屁股后边放炮。无敌舰队被驱赶着进入高纬度海域,这里的气候极差,无敌舰队缺少在这样环境下航行的经验。低温、浓雾、和风暴逼得无敌舰队分散开来,许多船迷失了方向而搁浅,还有一些船被风暴摧毁,沉入海底。
等剩下的舰队历经千辛万苦回来时,只剩下40余艘残损的战船。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英格兰却损失甚微。
后果
弗洛雷斯海战:1591年,为了解除英国在大西洋的封锁,西班牙的阿隆索率领的55艘军舰在弗洛雷斯与英国的托霍华德率领的22艘军舰发生的战斗,最终阿隆索取胜。
结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远征失败使西班牙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英国海军从此崛起,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