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第一次独立战争;后果:第三次独立战争。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第一次独立战争
1848年,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人民不满君主专制统治,掀起了起义。这次起义,掀起了意大利独立战争的序幕。
1858年,撒丁王国决定联合法兰西第二帝国,共同对奥地利作战。由此,拉开了意大利第二次独立战争的序幕。
当时,撒丁王国的首相是加富尔。他是一个非常具有外交手腕的人,一直想摆脱奥地利的控制,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加富尔分析了局势,认为要实现统一,必须借助法国的力量。
法国的拿破仑曾经征服过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建立过傀儡政权。拿破仑战败后,意大利脱离了法国,又被强大的奥地利所控制。

拿破仑准备对外征战
拿破仑三世上位后,一直想效仿叔叔拿破仑,重新取得对意大利的统治地位。加富尔就极力拉拢拿破仑三世,想利用他的这种野心先对付奥地利。
为此,加富尔在出席国际会议上,拼命痛斥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粗暴干涉,并向法国示好。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也投桃报李,向撒丁王国释放出了同情和支持。
加富尔又趁热打铁,通过瑞士偷偷前往法国南部,和皇帝拿破仑三世会面。
见面后,二人就共同对抗奥地利达成了共识。
他们约定,撒丁王国和法国要结成军事同盟,一旦撒丁王国遭到奥地利进攻,法国要给予援助。对奥作战如果获胜了,那么原属奥地利统治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要并入撒丁王国,加富尔要以此建立北意大利王国。同时,法国可获得萨伏依和尼斯两省。

拿破仑三世
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还进一步密切了法撒关系,拿破仑三世决定让自己的堂弟娶撒丁国王的女儿为妻。
和法国约好后,加富尔就开始寻找对奥作战的理由了。
恰巧,这时出现了一件事,给了加富尔“挑事”的绝佳机会。
奥地利当时正严密监视着意大利各邦国的动静。他们发现伦巴第-威尼斯王国里出现了很多反对奥地利的人。奥地利政府为了惩罚他们,宣布没收这些人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加富尔听说消息后,立即照会各国政府,指控奥地利是和平的破坏者。同时,他还鼓励报刊进行抗议运动,不惜拨款40万里拉资助反对奥地利的人。一时之间,意大利各邦国的爱国力量都被加富尔的这些操作所激活了,他们对奥地利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奥地利被激怒,正好中了加富尔的圈套,奥地利决定直接对撒丁王国宣战。法国按照之前的约定,作为撒丁王国的盟友,也立即对奥地利宣战。

加富尔
拿破仑三世率领法国军队和撒丁军队联合在一起,组成了法撒联军。他们最终和奥地利军队在马真塔(意大利北部)相遇了,双方就此展开了连续性的战斗。
作战时,奥地利方面的指挥和部署十分不给力,奥军的兵力分散在各处,但是在该布置兵力的地方却缺少足够的兵力。法军展开了反复多次的猛烈攻击之后,就占领了马真塔。
奥军统帅居莱想继续和法军战斗。但是,他发下去的命令没有得到准备的贯彻和执行。半夜,居莱突然得到报告,说第一军和第二军由于对命令理解错误而撤离了战场,直到清晨3点还在继续撤退。
居莱不得不放弃了接下来的作战,开始下令让其余的奥军有序撤退。
最后,法撒联军赢得了胜利,并开始酝酿着下一步对奥地利的军事行动。
后果
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6,意大利联合普鲁士王国打败了奥地利,收复了威尼斯。由此,意大利开始了第三次独立战争。
结论:在意大利独立统一运动中,加富尔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所在的撒丁王国,成为了独立战争中的核心力量,为意大利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