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八路军大合唱》
《八路军大合唱》1939年秋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的组曲,共八首。

1939年7月,郑律成公木诗歌《苛岚谣》和《子夜岗兵颂》谱曲后,两人觉得非常满意。因此两人决定创作一部《八路军大合唱》。

郑律成

该组曲包括作出上述决定后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七首和之前的《子夜岗兵颂》共八首歌曲,选择八首是为了突出了一个“八路军”的“八”字。创作过程中,每当公木写成一篇词,郑律成随即便拿去作曲。1939年8、9月间,全曲创作完成。

作家公木

公木(1910年-1998年10月30日),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河北省辛集市人,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是《英雄赞歌》、《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作者。《八路军进行曲》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

《八路军歌》歌谱

1939年冬,“鲁艺”音乐系将该作品油印成册,并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大礼堂由郑律成指挥进行了演出。其中《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曾正式刊登在由毛泽东、王稼祥、肖劲光、郭化若、肖向荣为编委的《八路军军政杂志》上。

该套曲于1941年8月荣获毛泽东、周恩来捐助的“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颁布的“音乐类甲等奖”。另外,《八路军军歌》也曾广为传唱外,其他六首知名度不高。

八路军胸章

八路军军歌》歌词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上战场。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在敌胸膛。

钢刀插在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这首歌曲于1940年夏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刊载后,传唱于各抗日根据地。1941年8月,获延安“五四青年节”奖金委员会音乐类甲等奖。歌曲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为挽救民族危亡,克服艰难险阻,奔赴抗日战场,誓死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形象。

阅读数 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