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乐理知识” | 商代的乐律
最古老的乐理知识之一。
幽兰-编钟
00:0007:40

我国在商朝时期已有了多种乐器,而无论是各种击乐器还是吹奏乐器,都有了各种定音。如编磬,其发音若视为♭E调,则为Sol、la、do三个音。这里面包含着大二度、小三度和纯四度的音程关系。

曾侯乙编磬

而编钟,其发音若视为♭D调,则有do、mi、la三个音,其中包含了大三度,纯四度和大六度三种音程。

编钟

属吹奏乐器的埙,则可以发出十一个音,音高如下:

埙的音高

从诸如此类的各种定音的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中,音乐学家发现,商朝人已有绝对音高观念,会给乐器定音。不仅如此,商人也已有了长期的音乐实践经验。他们以两、三个音为骨干的乐器,其间纯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等音程十分突出。商人根据对于音的审美感觉,从高低音的无限变异中,选择和强调利用其中特别有着谐和关系的几个——换言之,原始音阶的体系,已在初步形成中。

中国古代音乐史

而半音音程这一音乐概念也已经在商人的音乐体系中出现,为后世的十二律学说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在奴隶制阶级社会中成长的音乐,已然向定音和绝对音高等方面发展,纯四度、大三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二度等音程关系也已为人们所掌握,不谓是最古老的“乐理知识”了。

阅读数 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