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西班牙出台继承法;后果:西班牙打破国际孤立。
文/全历史 胥言
前因
西班牙出台继承法:公元1947年,由于佛朗哥在二战中支持过德国,遭到了同盟国的敌视。佛朗哥不得不颁布继承法,规定自己死后西班牙结束独裁,恢复君主制,以此争取国际支持。
公元1953年,西班牙与美国签订条约,西班牙开放本土,供美国建设三处空军基地,美国则向西班牙提供经济与军事援助。
与美国达成协议,是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梦寐以求的事。自二战结束以来,西班牙因其执政党长枪党的法西斯色彩,在国际上受到了孤立。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各国,却唯独把西班牙排除在外。联合国甚至出台法案,要从经济上制裁西班牙。
当时的世界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分别以美国、苏联为首。佛朗哥要想打开外交局面,必须设法加入其中一方。苏联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佛朗哥的敌人,不可能与西班牙交好,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投向美国。

在受到国际孤立的这段时间,佛朗哥刻意淡化身上的军人色彩,他甚至暂时放弃了穿了一辈子的军装,开始以西服革履的文官形象示人。图为1949年,佛朗哥发表公开演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苏冷战进一步升级,并且有从冷战发展到热战的趋势。佛朗哥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派人开始在美国的四处游说。西班牙前外交部部长德莱克里卡频繁会见美国保守派和天主教背景的议员,卖力阐述西班牙的反苏立场。
佛朗哥的游说策略产生了影响,美国国内支持西班牙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关键的是,佛朗哥得到了美国军方的支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拉德利认为,一旦美苏开战,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据点。
议员和军方的声音,影响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美国最终向西班牙派出了大使。这是西班牙打破孤立的重要一步,佛朗哥异常兴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用自己的亲卫队欢迎美国大使格里夫斯。
在和格里夫斯的会面中,佛朗哥第一次提出想和美国达成双边协议。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

美国驻西大使格里夫斯
杜鲁门的顾虑在于宗教问题。美国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自由也是美国一向看重的,但是在杜鲁门看来,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并不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原因是西班牙国内有天主教右翼势力,经常攻击新教徒,甚至焚烧新教教堂,而佛朗哥对此没有严惩。
其实佛朗哥早就在着手解决宗教问题了,他的对策就是争取罗马教廷承认自己的政权,自二战结束后,相关的谈判就开始了。佛朗哥亲自给教皇写信,希望签订一份协议,获得梵蒂冈的承认。
与此同时,佛朗哥也在密切关注美国国内的局势,因为大选即将来临,杜鲁门任满两届,即将卸任。那么杜鲁门提出的宗教问题,也就不是佛朗哥急于解决的首要问题了。
那一届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是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他持坚定的反苏立场,愿意接触任何反苏政权,所以佛朗哥希望他能当选。就算在会见美国参议员的时候,佛朗哥也毫不避讳对艾森豪威尔的支持。
最后,艾森豪威尔成功当选,情况开始变得对佛朗哥非常有利。

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西班牙。
在与梵蒂冈的协定顺利签署之后,西班牙很快也和美国达成了一致。西班牙允许美国在西班牙的托雷洪、莫伦和萨拉戈萨三个城市建立空军基地,而且美国在发动军事行动时,无需提前通报西班牙。美国则给予西班牙军事、经济援助,这是佛朗哥政权战后接到了第一笔大宗外国军事援助。
佛朗哥为了达成协议,可以说做出了重大让步。终其一生,佛朗哥都是一个民族主义者,非常看重国家主权。
二战中,西班牙一度拒绝和德国签订协议,就是因为佛朗哥不愿意让德国在西班牙建立军事基地。战后遭受国际孤立的佛朗哥,还是向美国人妥协了,并最终换来了美国及其盟友接纳西班牙。
后果
西班牙打破国际孤立:签订《西美协定》之后,西班牙连续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了在国际上被孤立的不利局面。
结论:签订《西美协定》是佛朗哥打破战后各国孤立西班牙政策的关键一步,从此西班牙倒向了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佛朗哥也因此得以继续自己的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