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787年联邦宪法》;后果:美国内战爆发。
作者:逍遥 / 编辑:陆伯让
前因:《1787年联邦宪法》
1787年由美国制宪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将五个黑人折合三个白人来计算选票,默认了奴隶制的存在。
1860年,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成为第16届美国总统,之后林肯总统带领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虽然林肯在当选总统之前,已经在美国政坛待过二十多年,但是影响力其实有限。
因为他是穷人出身。
甚至在成为人们竞选人时,人们还是很好奇这个竞选总统的平民是什么样,是不是鞋子全是泥巴的乡巴佬,守卫得随时跟人解释,劝人离开,报纸更是热衷描述林肯的生活习惯。

因为之前的美国总统几乎都是上层人士和富商。
林肯出生于肯塔基州的贫苦家庭,年纪尚幼时便失去了母亲。由于家庭原因,他对于处于苦难中的人们总是充满同情。
尽管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使他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他凭借自学和大量阅读书籍变得博学。同时,不得不说,他具有天生的政治才华。25岁那年,他就成为了州议员。38岁,他成功竞选为国会议员。
在宦海中几经沉浮,1856年,他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退出辉格党,而加入了共和党。
因为共和党反对奴隶制的扩张。林肯年幼时曾在市场上见过黑奴们被捆绑买卖,如同牲口一般,共和党对平民奴隶更友好些,不像民主党那么顽固。

林肯知名度打开,是1858年在辩论中“蹭流量”。
林肯与道格拉斯之间竞争参议员,道格拉斯已经是美国政坛的红人,要求维护现状,林肯则坚持废除奴隶制,这次辩论提高了林肯的知名度,放今天林肯这就叫做“蹭流量”吧。
林肯与道格拉斯之间的辩论极其精彩,难分伯仲,由于道格拉斯极高的影响力,最终他成为了参议员。但经此一役,林肯也不亏,人们都说那个和道格拉斯辩论的又穷又固执的林肯,这为林肯增加了在共和党内说话的筹码,也赢得了民心。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林肯东奔西跑,很多共和党人邀请他到自己所在的州帮助竞选,还被邀请到许多学校教堂演讲。
有一次,他被邀请到纽约的库珀学院演讲,当晚有强烈的暴风雪,但还是有1500人冒着风雪来了,可见他有多受人民的喜爱。

确实有很多人支持林肯,但要竞选总统还是前路漫漫。
首先,林肯需要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对手是西沃德。
西沃德是共和党的公认领袖,在拥有巨大声望的同时也因激进反奴而受到抨击,林肯的主张类似,没有多大的胜算。
在这场艰难、难熬的选举中,必须要感谢林肯的助理梅迪尔。
在林肯差两票就能当选总统候选人的关键时刻,梅迪尔劝说俄亥俄州负责人,许诺会满足俄亥俄州的要求。俄亥俄州最后将四票投给林肯。
林肯成功当选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最后就是和民主党乃至南方的战斗。
就在林肯这边节节胜利之时,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却没有他的好运势。道格拉斯所在的民主党因为党内对废奴问题意见不一而惨遭分裂,道格拉斯差点没能成为总统候选人。
但是道格拉斯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这一点是林肯不及的。道格拉斯将南方威胁共和党的消息在全国大规模扩散,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

林肯这边对于南方各州所说的如果林肯当选总统就退出联邦的说辞也做出了回应。林肯对于南方的不安情绪进行了安抚,在他心里,保持联邦统一比立即废除奴隶制度重要的多,他还是希望能缓缓废除奴隶制。
但林肯与道格拉斯的总统之争核心是南北方力量的较量。南方已经暗中准备,一旦自己这边失利就会和北方对抗。
林肯从一个军官那里知道南方已经在暗中招兵,购买武器,他一度打算放弃竞选,避免冲突,好在他坚持了下来, 即使是踩在南方阴谋的刀尖上竞选。
1860年11月,亚伯拉罕·林肯获得了18个州的180张选举人票,顺利过半,成功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
后果:美国内战爆发
1861年,南方奴隶主因为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林肯担任总统而发动叛乱,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美国内战最终由北方胜利而结束,标志着奴隶制在美国正式废除。
结论:林肯当选总统,既是其个人政治能力的体现,同时符合北方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也是美国人民的做出的郑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