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1848年,德国革命;后果:1862年,俾斯麦成为首相。
前因
1848年,德国革命,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但到了1851年,由于国民议会各派之间的分歧,自由主义者谨慎的态度,君主派势力的压倒性优势下,革命走向失败。
1852年3月25日,保皇派的俾斯麦和自由派首领芬克在柏林东郊进行了一次决斗。两人因政见不合互相憎恶,最终矛盾升级。虽然决斗过后两人握手言和,但俾斯麦受到排挤被派到法兰克福当大使,他的铁血之路遭到第一次重大挫折。
当日8时,柏林东郊。
七位普鲁士贵族聚到这个偏僻地点。两位政客,保皇派的奥托·冯·俾斯麦男爵和自由派领袖格奥尔格·冯·芬克将在这里进行生死决斗。
按照规矩,在正式开始之前,中间人路德维希·冯·博德尔施文格最后一次劝说双方冰释前嫌、避免流血,两人都拒绝了。
博德尔施文格提出,两人之间的仇恨并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建议决斗的形式是每人仅放一枪。双方同意。
芬克的助手问,假如俾斯麦道歉,芬克是否愿意取消决斗。还没等芬克表态,俾斯麦就表示拒绝道歉。决斗继续。
由于手枪出了点问题,决斗正式开始的时候,差不多已经10点了。
中间人事后这样描述决斗过程,我给两支手枪装填好子弹,让两位决斗者站好位置。听我喊一,两人就掏枪;我喊二,两人瞄准;在我喊三之前,就可以开枪。我会在二和三之前留出充足时间。我喊二的几秒钟之后,两人都开了枪,几乎同时。至少我判断不了谁先开枪。两人都没打中。冯·俾斯麦先生立刻走过去,向冯·芬克先生伸出手。
在决斗现场,两人握手言和。
为什么普鲁士的两位高官会进行这样一场不死不休的决斗呢?
俾斯麦和芬克起初的关系不错,同属容克贵族的两人互相尊重,他们还都是普鲁士地方议会里的议员。
然而,两个终究因为政见不合而剑拔弩张。
芬克是坚定的自由主义改良派。面对整个欧洲的革命浪潮,他认为德国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逐渐改良从而取得社会进步。
而俾斯麦是坚定的保皇派,俾斯麦认为革命只不过是一群阴谋分子企图破坏皇权。他坚决捍卫普鲁士的君权神授,并认为当前德意志的问题需要“铁和血”来解决,而不是演讲和多数表决。
两人的政见不合随着普鲁士陷入革命的泥淖而日渐凸显。德国革命爆发后,保皇派和自由派的矛盾到达顶峰。
当时,柏林街头爆发街垒战,军队与革命者发生血腥冲突。国王期待以和平的手段解决纷争。
芬克力劝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让渡一部分君主权力,起草宪法,换取国内的和平。
而此时俾斯麦在干什么呢?他对芬克这种“天真”的想法嗤之以鼻。他要走他认定的道路:武力镇压革命,保护国王。
起初,俾斯麦组织了他自己领地上的一支民兵武装,几百人,几十条枪。但这样的规模根本无法战胜数以万计的革命队伍。于是,俾斯麦只身前往柏林面见威廉四世。
然而威廉四世并不信任俾斯麦。
当时的普王非常厌恶战争,也因此在威廉看来,芬克是一个值得亲近的大臣,而俾斯麦,只是一个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因此一直对俾斯麦不予重用。
威廉四世根本不见俾斯麦,反而认可了芬克的做法,为了普鲁士的暂时和平,同意由自由派为主组建新的内阁,重新修订宪法。
俾斯麦也不得不加入了新组建的内阁。但加入内阁后,矛盾愈发严重。
俾斯麦嘲讽内阁中中产阶级代表们不接地气地高谈阔论,扬言要杀死同为容克贵族但却支持自由派的芬克,致使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于是就有了两人决斗的场景,最终导致自己被驱逐出权力核心。
后果
1862年,俾斯麦成为首相。
结论:这是俾斯麦铁血政策初见端倪的一个重大事件。自1848年德国革命发生后,俾斯麦正式走进了普鲁士的权力核心。虽然在保皇派与自由派的第一场对决中,俾斯麦黯然离场,但他初试啼声,已经引起政坛巨大的反响。此后,被普皇召回,走向了首相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