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利亚王位战争:女王上位
前因:伊莎贝拉秘密联姻;后果:格拉纳达战役。

文/全历史 范范之辈

前因

伊莎贝拉秘密联姻:1469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逃出宫廷,私自与阿拉贡王国的继承人斐迪南王子秘密结婚。从此,揭开了伊莎贝拉公主与侄女胡安娜公主的王位之争。

1474年12月,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病逝之后,出现了妹妹伊莎贝拉公主与女儿乔安娜公主两位女王储的王位争夺战争。

由于女王储背后分别有各自的支持力量,伊莎贝拉的背后是丈夫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乔安娜的支持者则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于是,这场原本的一国王位之争,演变为伊比利亚半岛上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与融合战争。

伊莎贝拉一世

这场时断时续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五年之久,最终以阿方索五世的战败签下了停战协议。乔安娜被迫退隐修道院,而伊莎贝拉成功登上了卡斯蒂利亚女王的位置。她与丈夫斐迪南二世一同组建了后世的西班牙王国雏形。

同时,这也是一场开创世界近代史的中世纪战争。因为就在这时的中世纪晚期,原本擅长陆战的西班牙人将战场扩展到了大西洋。期间发展的西班牙舰队让伊莎贝拉女王逐渐意识到海外扩张的新方向,这正是日后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航海时代到来的前提。

拥有一半葡萄牙王室血统的 乔安娜公主

那么,伊莎贝拉是如何赢得这场王位争夺战的呢?

从双方实力来看,最初是不利于伊莎贝拉的。虽然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刚刚继承了阿拉贡的王位,是一个既有钱又有兵的强大外援。

但竞争者乔安娜却因为母亲是葡萄牙公主,获得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援助。葡萄牙可以说基本控制了西非海岸的黄金和奴隶贸易,一直就想和阿拉贡人一争高下。阿方索五世想要通过这个机会,吞并卡斯蒂利亚,甚至不惜宣布与自己的外甥女乔安娜结婚。

阿方索五世为了增加胜算,更是拉来了法王路易十一的联盟,因为法兰西王国一直就与阿拉贡关系紧张,趁这个机会可以削弱对手的力量。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王国分布图

联盟已到位,阿方索五世自信地选择了主动出击。第二年,他率领一万名葡萄牙骑士直接开进了卡斯蒂利亚境内。但阿方索五世在领兵作战方面并没有他外交斡旋上那样的果断能力。当他发现有很多卡斯蒂利亚贵族正摇摆不定时,优柔寡断地开始选择守势。这就让更多原本观望的人站到了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二世那边。

进入卡斯蒂利亚境内的 葡萄牙骑士

阿方索五世

当然,阿方索五世的谨小慎微,并非没有深层次原因。葡萄牙人对抗穆斯林时的火枪与重装骑兵优势,放到卡斯蒂利亚士兵面前就显得并无任何出彩之处。相反,西班牙人拥有更多骑士和轻装标枪部队,也在战斗坚韧度方面更胜一筹。结果,无论战局发展如何,阿方索五世都害怕在敌国丢到自己的精锐部队,让本土失去重要屏障。

西班牙人在陆战方面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战斗意志

反倒是阿方索五世的儿子诺昂王子,因为年轻气盛则无所顾虑。他率领葡萄牙左翼士兵,成功击破了当面的西班牙右翼分队,在激烈的骑士对战中不落下风。

葡萄牙依靠诺昂王子的勇敢,夺回了失去的旗帜

阿方索五世原本期望路易十一的法军能从北方进攻半岛,但后者却正被勃艮第公爵和英国军队所牵制,根本无心顾及南方战场。

经过两年的陆战,伊莎贝拉基本稳定了陆地局面。她开始希望将战争扩大到海上,以便彻底动摇葡萄牙人的财力基础。伊莎贝拉女王下令组织本国商人和船队,鼓励他们进攻阿方索五世开拓的几内亚沿海基地。

葡萄牙人探索的几内亚湾,成为了重点劫掠目标

可当战场从山区转到海面,葡萄牙与卡斯蒂亚人的强弱之势就瞬间发生逆转。虽然葡萄牙舰队以小型的卡拉维尔帆船为主,却依靠大量装备的轻型火炮具有强大火力。他们很轻松地解决了守船士兵,将35艘敌船逐个占据,自身则没有任何损失。

就在双方为这场王位战争,在资金和海船储备等方面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之时,都有了想要和平谈判的意向。这时,罗马教廷很愿意做这个中间斡旋之人,因为双方一直都是对抗穆斯林异教徒的主力军,如果一直这样内讧下去,反而便宜了穆斯林势力。

于是,罗马主教经过一个夏天的讨价还价,终于促成了双方签订《阿卡科瓦条约》,阿方索五世宣布放弃对卡斯蒂利亚王位的干涉,伊莎贝拉一世成功继任女王。

伊莎贝拉女王与丈夫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

若不是这个结果,近几百年的伊比利亚半岛历史可能就要重写。后来的西班牙日不落帝国也就无从谈起。

后果

格拉纳达战役:在卡斯蒂利亚王位战争中获胜的伊莎贝拉顺利登上王位,开始与丈夫阿拉贡国王为统一西班牙王国而努力。终于在1492年的格拉纳达战役中,征服了最后一个伊斯兰王国,完成收复失地运动

结论: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之战是伊莎贝拉一世通过武力战争手段登上王位的关键一步,确定了之后西班牙王国统一的格局。

阅读数 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