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果:1890年《谢尔曼法》出台。
作者:王四维 / 编辑:陆伯让
前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新变化,大企业凭借资本的优势,不断挤兑小型企业。
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也就是美孚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吞并了一些小厂商,形成了一个高度联合型的“托拉斯”垄断机构,几乎掌控了美国九成的石油生意。
缔造这个庞大的石油帝国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可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他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经商的天才。1858年,才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了1000块钱,拿来创业。
当时恰逢南北战争,洛克菲勒靠着囤积战时物资,赚到了第一桶金。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业和塑造了慈善事业现代化结构而闻名。
很快,他靠这些资金开启了建立石油帝国的第一步。
1859年的时候,当宾州挖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人们蜂拥而至,无数的油井被建了起来。
因为此时,美国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取代了煤炭的地位,石油行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资源,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
但洛克菲勒却没有去采油,而是在1863年和好友克拉克建了炼油厂。
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要是没有相应的炼油产业,石油开采过剩,价格必然下跌,商机不在油井,而在炼油厂。
果不其然,炼油速度迟迟赶不上钻油速度,不少钻油商不得不低价抛售石油,让洛克菲勒的炼油厂发了大财。

宾夕法尼亚州位置
而他的第二步,伴随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洛克菲勒与合作伙伴克拉克经营理念发生了分歧,双方打算就此分道扬镳,各干各的。
不过,洛克菲勒不想就此放弃他投入这么多心血的公司,为此,他不惜背上债务,四处筹措资金,拼了命凑够72500美金,将昔日合伙人的股权全部购入囊中。
这样,洛克菲勒完全掌握了公司的发展命运,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这是他石油帝国建立路上的里程碑事件。
洛克菲勒并没有停下脚步。接下来的几年,洛克菲勒延续了高风险的投资方法,他继续借贷,将他的石油公司越开越大。

后来洛克菲勒家族极为富有,图中最高建筑就是属于他们的洛克菲勒大楼。
他建立石油帝国的第三步,则是突破了公司的概念,建立了“托拉斯”机构。
啥是托拉斯?
这是英文trust的音译,指的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以及有密切关联的公司联合在一起,从生产到销售进行全面垄断。
1870年,洛克菲勒跟几个合伙人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一开始,只是要做行业标准。但是律师多德给了一个颇为新鲜的建议,也就是“托拉斯”这个垄断概念。
于是洛克菲勒联合了四十多家厂商,形成了一个高度联合的综合性集团。洛克菲勒将所有股权握在自己手里,加入的企业家则以股东身份参与分红。
这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托拉斯”垄断机构,也是史无前例的商业壮举。

讽刺洛克菲勒的漫画,洛克菲勒头上的王冠是各种公司。
就这样,洛克菲勒在炼油领域已经坐稳了头把交椅,之后进军石油开采领域,收购油田。
到1890年的时候,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和25%的原油产量,连英国、德国的石油生意也被垄断。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一时风头无两。
石油标准公司因垄断走上巅峰,但也因垄断而被拆分。
洛克菲勒凭借公司规模和石油资源,不断压低销售价格,打击对手。而且他还掌握了一些铁路干线,可以轻易降低运输成本。
小型的石油企业当然打不起价格战,他们连连谴责洛克菲勒这么做是不公平的。

漫画中的大章鱼就是洛克菲勒的公司,横行无忌。
而垄断加剧,会导致市场畸形,破坏公平竞争。企业凭借垄断就能赚取巨大利润的话,就没有人愿意革新技术了,而且回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很多人也在反对。
1890年还出台了反垄断的《谢尔曼法》。
在一波又一波的反垄断运动中,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谢尔曼法》判决,标准石油公司为垄断公司,应该解散。
经此判决,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被拆分成了37家地区性的石油公司。
后果:1890年《谢尔曼法》出台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第一部反对垄断的法案,意在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阻止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的大型垄断企业,对自由市场竞争的妨碍。
结论:标准石油公司的建立意味着“托拉斯”第一次进入历史舞台,随后托拉斯层出不穷,它能获取巨大利益,也会阻碍市场的自由竞争,并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围绕垄断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