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苏莱曼·萨法尔自封为德伊;后果:土耳其军官推翻卡拉曼利王朝。
文/翟书宁 编辑/亦可
前因
苏莱曼·萨法尔自封为德伊:1611年,近卫军官苏莱曼·萨法尔自封为德伊,对利比亚进行统治。后来伴随着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利比亚的局势也变得混乱起来,叛乱和内战不断
1711年,艾哈迈德·卡拉曼利推翻的黎波里的哈利勒德伊(类似于总督),自立为德伊进行统治,由此建立起利比亚的卡拉曼利王朝。
艾哈迈德·卡拉曼利原本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名军官,他的姓氏来源于家族的起源地——小亚细亚的卡拉曼利地区。
艾哈迈德曾经担任过苏丹的亲兵,后来被派往的黎波里。所谓的黎波里,是奥斯曼帝国占领北非后,在被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的一个行省,由帝国任命的德伊对其进行统治。

的黎波里老城区,远处的艾哈迈德·卡拉曼利清真寺,即始建于卡拉曼利王朝时期。
原本,的黎波里山高皇帝远,苏丹对这里的管理很是松散。到了18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因军事落后,内部苏丹争夺权力,导致国家逐步走向衰落,更没有工夫顾及帝国遥远的边疆了。
于是,在的黎波里,一场争夺权力的大混战开始上演。北非的军事贵族为了夺取领地,不惜兵戎相见,短短40年内,就有24个总督先后上台,但无一例外地被很快赶了下来。
艾哈迈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北非政治舞台的。当时,统治的黎波里的总督名叫哈利勒,是受到奥斯曼帝国委任和认可的合法统治者。但哈利勒为人贪婪而又凶残,当地人将他称为“魔鬼之子”,对他又恨又怕。
1711年,艾哈迈德推翻了哈利勒的统治,并将他杀死,自立为新任总督。
与之前的20多位总督不同的是,艾哈迈德不仅有能力夺取总督这个职位,还能守得住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艾哈迈德甚至不惜大肆屠杀土耳其军官。
此后,一直到艾哈迈德去世,他都将政权牢牢地抓在手中。
虽然艾哈迈德是通过政变自立为总督,不过他也不敢公然挑战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权威。继位后,他立刻向苏丹艾哈迈德三世送去消息,表示自己仍效忠于他。苏丹也默认了这一既成事实,并正式任命艾哈迈德为总督,赦免了他杀死前任总督的罪过。

时任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三世
想在北非立足,靠的可不是苏丹的认可,而是自己的实力。很快,艾哈迈德就建立起一支军队,并积极向欧洲学习,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凭借这支强大的军队,的黎波里的社会结束了长期的动荡,恢复了平静。
显然,艾哈迈德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他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位子,还积极向外渗透自己的势力。
当时赞费和昔兰尼加地区的局势非常动荡,当地阿拉伯部落和柏柏尔部落的人经常发生叛乱,彼此争战不休。
艾哈迈德主动出兵镇压叛乱,并慢慢将两地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1745年,他成功地将赞费变为黎波里的附属国。就这样,艾哈迈德统治的领土更加扩大了。
的黎波里不仅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地中海航线的关键一环。凭借着有利的地理位置,艾哈迈德鼓励开展商业贸易,原本已经衰落的城市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柏柏尔少女
除了贸易收入,艾哈迈德还通过对过往商人征收过路费致富。地中海上肆虐的海盗也为他提供了一条生财之道。为了免于海盗的劫掠,商船都向艾哈迈德交纳贡品或是现金,以换取艾哈迈德对他们的保护。
在艾哈迈德的统治下,国家的财政收入非常可观,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虽然艾哈迈德每年还象征性地向奥斯曼帝国进献一些贡品,表示自己承认它的宗主权。但总督职位已经从由帝国任命,改为世袭了。因此,艾哈迈德并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官员,而是的黎波里的国王了。这个由他建立起的独立王朝,就被成为“卡拉曼利王朝”。
后果
土耳其军官推翻卡拉曼利王朝:1793年,土耳其军官阿里·本吉乌尔发动叛乱,推翻卡拉曼利王朝的统治,利比亚又一次回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
结论:艾哈迈德·卡拉曼利建立卡拉曼利王朝,标志着的黎波里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此期间,王朝领土扩大到与今天利比亚大致相同的范围,基本奠定了利比亚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