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风云:禁酒法案的颁布
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果:罗斯福上台。

作者:颜在 / 编辑:陆伯让

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酿酒厂、酿酒师多来自德国,再加上战争财政的压力,给了美国实施禁酒法案的契机

1920年1月17日,美国禁酒法案正式生效,禁止制造、售卖或者运输酒精饮料。

而就在法律生效的前夕,一个叫阿尔·卡彭的年轻人在帮派中表现出色,被黑手党领袖看中,送往芝加哥发展,旅途中,到处都是疯狂囤酒的人,享受最后的狂欢。

而卡彭的大半生就将与禁酒法案的推行联系在一起,浓缩了美国社会的暴力、权力、政治博弈。禁酒活动原本就在美国社会绵延不绝。

禁酒令生效后,在销毁酒水。

传统美国白人受清教影响,拒绝酗酒。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美国社会娱乐场所、酒馆增多,人们酗酒增加了家暴、斗殴等社会问题,女性群体和中产阶级也支持禁酒。

一战爆发后,因为有限供应粮食,酿酒业被压缩,加上社会崇尚和平,舆论压力空前巨大。于是,国会在1919年1月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并且在10月进行补充说明,帮助禁酒法案实施。

卡彭在这个法案中看到了机会。

1920年法案生效后,实施力度相当无力,整个禁酒部门只有1520名人员,而整个美国人口是上亿数,再加上国会并没有给予经费支持,各个州禁酒工作很难开展。

但卡彭的私酒计划没有得到黑帮老大科洛西莫的同意,勒令卡彭不准参与。

阿尔·卡彭

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卡彭还是和伙伴私下开展了行动,借着唯一合法的医用就经做幌子,仅仅一年,卡彭他们的私酒产业估值就相当于现在的3500万美元。

民间想尽办法从黑帮获取酒水,政府内部同样提供了私酒的温床。

当时的美国总统沃伦·哈定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一位,公然在自己的办公室饮酒,对禁酒执法相关事务不管不问,内阁高官们也大都嗜酒,贪污腐败极其严重。

联邦检察长多尔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大老虎”,他庇护的私酒贩子一年就为他带来百万进账,是他正职工资的不知道多少倍。

而当时禁酒部门人员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工资极低,以致于警察都被黑帮收买。

卡彭也没有内忧,干掉竞争者后,他掌控芝加哥最大黑帮,私酒产业顺风顺水。甚至还扶植了他自己中意的“大钞票”汤普森上台市长,为其成功竞选投资了30万美元,在竞选日带领一群手下出场。

汤普森在卡彭的帮助下,总共任职了三次芝加哥市长,在这期间卡彭可以说是一手遮天,让芝加哥陷入了无尽的泥潭。

年轻时的哈定总统

但是禁酒令的支持者也在努力,芝加哥法官威廉·德弗就是其中的代表。

威廉痛恨黑帮与政府腐败,决心用禁酒令抗争。他躲过黑帮算计,参加了芝加哥市长选举,在竞选演讲中提出要强制实施禁酒令,承诺消除城市暴力和腐败。1923年4月,他高票当选芝加哥市市长。

上任后的威廉将卡彭视为第一目标。

他一举端掉了卡彭黑帮最大的赌场和酒吧,全城捉拿卡彭和同伙,迫使卡彭放弃芝加哥的总部,来到小镇西塞罗避避风头。后来卡彭想在西塞罗再一次干涉选举,扶持自己人上位,但是威廉已经盯上了这个机会。

威廉让十几名警察不带警徽,穿着便衣,开着黑手党专用的同款黑色轿车前往西塞罗,隐没在人群中。在巡视时,他们发现卡彭的亲兄长佛兰克,佛兰克来不及反击,当场被击毙。

兄长的去世给卡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再加上远离芝加哥总部,黑帮内部的分歧也不断滋生,一下子卡彭的黑帮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但是之后卡彭花下重金,在1927年4月将老朋友“大钞票”汤普森扶上位,威廉就此下台。

反对禁酒令的人们,高举标语“我们要啤酒”。

后来新总统胡佛上台后,对黑帮重拳出击,卡彭入狱,但是监狱之外,酒的走私活动依然猖獗,推行禁酒举步维艰。

胡佛倒霉地遇上了经济大危机,惶惶不安的国民更加需要酒精接触压力,禁酒反而带来了巨大社会问题

禁酒令废除的声音一直不断,当罗斯福成为总统后,终于在正式废除1933年2月禁酒法令。

后果罗斯福上台

罗斯福竞选总统时把废除“禁酒令”作为竞选纲领,最后获得了大选的胜利,上任总统。

结论:禁酒令是一次失败的改革,还滋生了多种社会问题,更是对美国社会的格局,政治走向带来了巨大影响。

阅读数 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