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征服伊朗:马上天子
前因:伊尔汗国灭亡;后果:帖木儿帝国分裂。

文/清秋

前因

伊尔汗国灭亡:1353年,最后一位伊儿汗王被起义军首领杀害,伊朗境内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中。

1380-1393年间帖木儿征服伊朗地区。帖木儿年纪轻轻就统帅着百万雄兵南征北战,最终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帖木儿只会马上打天下,并不擅长“马上治天下”,庞大的帖木儿帝国只持续了一百多年,还经常发生内乱。

帖木儿

据传说,帖木儿的父母都和天之骄子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这对蒙古人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因此,帖木儿也以成吉思汗的子孙和黄金家族的成员自居,这种超然的身份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平添了不小的优势,甚至凭借成吉思汗子孙的身份还娶到了一位蒙古王公的女儿。

因为在战争中总是身先士卒,右脚被敌人砍伤成为残疾,别人给他起外号“跛子帖木儿”,但这一举动也赢得了部下对他的忠心。帖木儿在一次次的战斗中积累经验,招募兵马,实力慢慢壮大,开启了创建帖木儿帝国的征程。

帖木儿45岁开始,进入伊朗地区连年征战,四处攻城掠地,消灭或者重创了许多盘踞在伊朗境内的大小王国。

但是帖木儿的征服十分残暴,经常屠杀反抗的居民。在攻占一座小城的时候,虽然战事很顺利,但是帖木儿还是把五百守军的人头筑成京观。

又有一次,伊斯法罕的居民难以忍受税吏的盘剥,起兵反抗,结果帖木儿派兵前来镇压,屠杀了七万居民,把他们的人头筑成京观,来恐吓伊朗人。

对待投降的王公贵族,帖木儿倒是很宽容,让他们依然统治自己的地盘。所以很多王公贵族纷纷投降。在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下,伊朗大部分地区被帖木儿征服。

但是帖木儿只会破坏,不会建设,使伊朗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直到他儿子沙哈鲁上位,伊朗地区才安定下来。

沙哈鲁是帖木儿帝国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统治者之一,他指派自己的儿子为河中长官,负责管理撒马尔罕的河中地区,自己迁都伊朗地区的赫拉特,以伊朗为自己统治的重心。

帖木儿帝国的最大疆域

沙哈鲁自己从事创作著书,带头发展文化艺术。沙哈鲁在伊朗兴建清真寺、宗教学校、公共图书馆等大型建筑物,首都赫拉特更是成为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之一。在沙哈鲁们父子俩的共同治理下,伊朗终于摆脱了帖木儿征服时期的混乱局面,各地的起义和反叛也大大减少,人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帖木儿帝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

后果

帖木儿帝国分裂:1507年,帖木儿帝国分裂成几个小王国,实力大减,最终被乌兹别克人击败,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逃往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

结论:帖木儿对伊朗的征服一方面结束了伊朗境内的王国混战局面,但他的屠城政策使伊朗人民遭受了极大的创伤,最终迫使后来的大汗沙哈鲁改变统治策略,使得伊朗逐渐赢得了和平与繁荣。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