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家口碑才是商业成败的晴雨表,强喂到嘴边的饭菜,很多时候并不好吃。
重制,又是重制。
九月和即将到来的十月,游戏玩家又迎回一波曾经响当当的名字,任天堂的《超级马力欧3D全明星》、微软的《帝国时代 3》、育碧的《波斯王子:时之砂》。当然,它们都是经典原作的重制品。
在新 IP 稀缺,大 IP 续作耗时日久的环境下,经典 IP 的重制版在新发售游戏中已占据相当比例。随便拣选一下,今年就已有《魔兽争霸 3:重制版》《如龙 5:重制版》《命令与征服:重制版》《最终幻想 7:重制版》等大作上线。但重制和重制之间,很不相同。

《超级马力欧3D全明星》,包括3款经典作品,说是重制,其实是模拟。图片:官方宣传图
眼花缭乱的“重制”版本
在中文语境下,各个游戏的重制版通常都用“重制”二字笼统表述。但过目英文原版,就能明白重制背后的阅读理解。
《英雄无敌 3》的重制版——Heroes of Might & Magic III:HD Edition
《魔兽争霸 3》的重制版——Warcraft 3: Reforged
《博德之门 1》的重制版——Baldur's Gate: Enhanced Edition
《帝国时代 3》的重制版——Age of Empires III: Definitive Edition
《黑暗之魂 1》的重制版——Dark Souls:Remastered
《最终幻想 7》的重制版——Final Fantasy VII:Remake
可以看到,上述条目都被写作重制版,不过它们的版本后缀有明显区别。细究起来,这些后缀也有各自的中译方式,比如“HD Edition”常译为高清版;“Reforged”可译为重铸版;“Enhanced Edition”译为增强版;“Definitive Edition”译为决定版。
这四种后缀,多用于古久的游戏作品重制,现在并不多见。大部分玩家并不了解(也不需要了解)四者之间的区别,甚至游戏厂商也只是给出这样一个概念,却没有准确的释义。只是从字面词义的微妙差别中,玩家可以感知到这是某种程度的重制。

《魔兽争霸 3:重制版》与原版英雄模型对比,提升极其有限。图片:官方宣传图
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时下最常见的“Remastered”和“Remake”。二者也都被习惯性地称为重制,这显然不太合适。“Remastered”一词在唱片业早有使用,指对母带音色、频响范围进行处理从而提升老碟片音质。而“Remake”一词从字面就能理解,即重新制作。
所以对应到游戏的重制版中,“Remastered”通常意味着保留游戏原内容,剧情还是那个剧情,玩法还是那套玩法,甚至Bug还是那些Bug。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画面增强、分辨率提升、游戏性优化或补充少许内容。它通常用于将老游戏搬上新平台、将独占游戏移植到其它平台,新作和原作本质上还是同一款老游戏,比如《黑暗之魂:重制版》。
而“Remake”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制作。重制后的作品保留原作的世界观、人物设定、背景框架等,但画面通过新引擎重新制作,音乐有跨时代的更新,游戏内容经大幅扩充,甚至游戏的玩法逻辑都可能有显著的改变。综合起来,“Remake”后的游戏已经可以被称为一款新作品,比如《最终幻想 7:重制版》。

《最终幻想 7:重制版》与原版画面对比,几乎是另一个游戏。图片:官方视频截图
因此“Remastered”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高清化版”,前文提及的HD Edition、Reforged、Enhanced Edition、Definitive Edition可以看作不同程度的高清化和版本集合,只有“Remake”对得起“重制版”这三个字。根据对原作的再创作再加工程度,上述这些重制版的大致排序应当是Remake>Definitive>Enhanced>Remastered>Reforged>HD。
厂商为何迷恋重制?
回到用户最熟悉的“Remastered”和“Remake”,玩家的反馈非常真实。采用“Remake”的《最终幻想 7》《塞尔达传说:织梦岛》和《生化危机》前两作皆大获成功,销量刷新多项记录;而采用“Remastered”的作品则褒贬不一,翻车时有发生。
不过放眼游戏市场,“重制”作品数量庞大,掀起一股文艺复兴的假象。然而真正的“Remake”并不多,反倒是“Remastered”大行其道。这样的大趋势背后,只有两个关键词,需求和成本。
首先是时代背景。随着游戏软硬件的迭代,很多经典作品早已停售,保存下来的卡带或者磁盘也无法在新设备上使用,所以重温经典游戏的需求持续存在。另一方面,玩家也希望见到一些老游戏容貌一新的样子,毕竟很多游戏的可玩性在当下依然出类拔萃,只是画面音乐受到时代拖累不尽人意。于是在游戏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不时可以见到玩家对老游戏重制的呼吁,当然,能享受此待遇的作品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就像《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塞尔达传说:织梦岛》重制版与原版画面对比。图片:篝火营地
而对于游戏厂商来说,“重制”经典作品,无论是采用“Remastered”还是“Remake”,收益都很可观。旧作曾经的成功已经培养出一个受众群体,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愿意为“重制”买单。同时市场风险在这里被降到最低,相比推出新 IP 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情况,“重制”已有成熟的前路可循,付出的仅仅是工作量堆积。
其次是性价比。同样是经典 IP 的新作品,“Remastered”显然比“Remake”更为合算。只需在贴图、视觉出做出改良,就能将冷饭卖出接近时鲜的价格。这种操作,可以将经典 IP 的价值压榨到极致。更进一步的考虑是,再经典的 IP 终归还是隔夜饭,经不起过度消费,只有绝对的佳作才撑得起“Remake”,而这往往是厂商的底蕴所在,必须小心翼翼。

《波斯王子:重制版》。图片:官方视频截图
种种考量交织在一起,呈现到玩家面前,就成了另一副样子——几乎所有的游戏大厂都热衷炒冷饭,但厨艺和诚意相去甚远。
于是玩家可以看到《最终幻想 7:重制版》这样的良心榜样,发售4个月销量突破500万套,直逼原版;也能看到《魔兽争霸 3:重制版》这样的负面示范,给暴雪摇摇欲坠的口碑致命一击;预定明年初上架的《波斯王子:重制版》更是诚意全无,多数玩家看过其宣传片后的第一感想是,这个重制版需要再一次重制。
怎样的重制令人满意
那么玩家究竟需要怎样的重制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国外游戏媒体 GameCrate 的编辑们经过讨论后,给出了几条关于重制和不重制的建议。
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发行已久的经典作品,如果其游戏性放在当下依然毫不过时,可以“Remastered”;那些迟迟没有续作的经典系列,也可以择机“Remastered”;而除此之外的所有重制,都应采用“Remake”。他们还建议厂商在重制时全情投入,不应单纯地消费 IP,同时一款游戏最好只重制一次。

《黑暗之魂:重制版》游戏截图。图片:游戏官方图库
而还有几种情况,编辑们认为无需重制。即原本视觉效果出众的游戏无需重制,简单的分辨率提升并无太多意义;游戏大师的毕生杰作无需重制,几乎没人有班门弄斧的底气;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作品无需重制,它们应当保有历史的痕迹。
话说回来,如今游戏厂商身上最大的问题在于眼里只有自己,决策时往往从商业考量出发,一心想着割韭菜,冷饭炒馊已是常事。殊不知玩家口碑才是商业成败的晴雨表,强喂到嘴边的饭菜,很多时候并不好吃。
当然,还有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再美好的重制,也不如一款新作令人欣喜。
头图:《塞尔达传说:织梦岛》官方图册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