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萨法维王朝覆灭;后果:列强入侵。
文/翟书宁
前因
萨法维王朝覆灭:1736年,萨法维王朝灭亡后,伊朗地区陷入四分五裂。阿夫沙尔王朝、赞德王朝等小国家与各独立的部落之间争斗不休。
1779年,卡扎尔部落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以德黑兰为首都,建立起恺加王朝。随后,阿迦推翻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结束了伊朗长期分裂的局面。
恺加王朝缔造者非常与众不同,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太监皇帝,阿迦·穆罕默德·汗。阿迦出身于卡扎尔部落,是部落首领的儿子。这样的身份原本应带给他优越的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

阿迦·穆罕默德·汗
此时的卡扎尔部落因为与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作战失败,被迫逃离世世代代生活的阿斯塔拉巴城。阿迦的父亲桑吉汗忙于振兴部落的事业,将他寄养在伊斯兰教教师的家中。
阿迦6岁时,部落的敌人纳迪尔沙遇刺身亡,他的侄子萨迪勒沙即位。桑吉汗以为重振部落的机会到了,就趁着阿尔沙夫王朝内乱之际发起进攻,结果战败,匆忙率残部逃亡沙漠。萨迪勒沙在搜捕战败的将领时,发现了阿迦。看在他尚且年幼的份上,萨迪勒沙并没有杀死他,但却选择了更加残忍的方式,将他阉割,变为奴隶。
第二年,萨迪勒沙就在内战中阵亡,阿迦也得以重新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他跟着父亲学习骑马射箭,学习如何指挥作战,还学习如何治理一个部落,这些能力都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在阿迦16岁那年,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父亲桑吉汗在与赞德部落的首领卡里姆汗争夺伊斯法罕时,兵败身亡。卡里姆汗几乎征服了整个波斯,建立起赞德王朝。阿迦被作为俘虏,送往赞德王朝的首都设拉子,成为国王卡里姆汗的仆人。

卡里姆汗
命运一次次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年轻人,反倒为他磨练出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在卡里姆汗的宫廷里,阿迦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出众的管理能力赢得了卡里姆汗的认可。面对贵族们的嘲讽和挖苦,阿迦坦然以对,令卡里姆汗大为赞赏,慢慢地将一些重要的国家大事交与他处理。阿迦的官位越做越高,他也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等待翻身的时机。
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阿迦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快马加鞭地赶回故乡阿斯塔拉巴。在解决了怀有异心的兄弟,击败了所有的敌人后,阿迦终于重新统一卡扎尔部落。随后,他顺利占领伊斯法罕、德黑兰的城市,并以德黑兰为首都建立起恺加王朝。
王朝建立后,阿迦终于有实力为自己的部落报仇,跟杀害自己祖父的阿夫沙尔王朝、杀害自己的父亲的赞德王朝算算账了。此时,赞德王朝的国王洛特夫·阿里汗新近即位,统治还不稳固,阿迦决定首先进攻赞德王朝。
阿迦与洛特夫的军队,在设拉子附近爆发战斗。洛特夫在夜间率亲兵偷袭阿迦的军营,根据俘虏的消息得知,阿迦已经逃走,卡扎尔军队已经人心溃散,毫无抵抗之力。于是,洛特夫满心欢喜地等候着黎明的决战。
没想到,阿迦只是与他的亲信卫队谁在一个帐篷里,夜间发生的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次日决战时,阿迦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洛特夫。洛特夫大惊失色,他手下的精锐兵力早已四处寻找战利品去了,根本无力迎战。于是,洛特夫率领小撮人马突围逃往克尔曼。

恺加王朝的版图与现代伊朗很相近
洛特夫虽然逃过一劫,但阿迦的大军随后很快赶来,对科尔曼发起围困。洛特夫遭到手下的背叛,城破身亡。攻陷克尔曼后,阿迦命令军队肆意烧杀抢掠,以泄心头之恨。城中的居民惨遭屠杀。
灭亡赞德王朝后,阿迦随即率军南下进攻阿夫沙尔王朝。此时的阿夫沙尔王朝,在赞德王朝的蚕食下蜷缩在马什哈德,早已无力抵抗阿迦的大军。末代国王沙赫·鲁赫主动投降,表示愿意臣服于阿迦。卡扎尔部落的敌人终于被消灭殆尽。
推翻赞德王朝、阿尔沙夫王朝后,阿迦结束了自萨法维王朝灭亡以来,伊朗地区长达几十年的分裂局面,实现统一。不过,完成这一切之后的第二年,阿迦就被杀害,由他的侄子法塔赫·阿里·沙继承王位。
后果
列强入侵:恺加王朝建立后,西方列强在伊朗的争夺加剧,俄国、英国、法国等国先后入侵伊朗,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结论:恺加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伊朗的分裂,消灭了内部敌人。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强大的西方列强,在列强的瓜分与争夺下,伊朗渐渐沦为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