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尼扎姆改革失败;后果:恺加王朝覆灭。
文/清秋
前因
尼扎姆改革失败:尼扎姆改革的失败使伊朗失去振兴的机会,从而沦为半殖民地,促使革命的发生。
1905年德黑兰爆发政治运动,人们聚集起来要求国王实行改革,这标志着伊朗立宪革命的正式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人民和国王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到1911年恺加王朝在俄国军队的支持下复辟,运动随即宣告失败。
当年12月,伊朗的士兵逮捕并残忍杀害了一位当地的民族主义者,一石激起千层浪,伊朗的宗教领袖率先站出来表达了不满,他带领德黑兰人民进入附近的一所清真寺,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国王迫于压力答应了他们的条件。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国王并不想进行改革,而是和往常一样压榨百姓。广大人民群众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径,在第二年发起示威游行,并与军警产生冲突,许多百姓在冲突中丧生,这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穆罕默德·阿里
眼看局势无法控制,束手无策的国王同意了新一轮的改革措施,宣布实施宪法,颁布了议会章程,将全国选民分为六个等级。1906年10月,伊朗召开了第一届议会,议会给议员一定的权利,允许他们参加议会并提出议题,也允许人们讨论议会中的问题。
但精明的国王还是留了一手,议会的决定权掌握在两位只听国王命令的高级教士手中,没有他们的同意,议会不能通过任何议案。这届议会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了伊朗的第一部宪法—《基本法》,法律明确规定了议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在这之后,背后操控伊朗的英国和俄国联合起来,强行通过一份协定,将伊朗瓜分成三个部分,实现对伊朗的直接控制,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激怒了伊朗的人民群众和议会代表,他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全体议员在议会一致同意宣布这份协定无效,又强迫国王签署了另一部重要法令—《基本法补充条款》,进一步完善了伊朗的宪法体系。
《基本法补充条款规定》,国王权利受议会的限制借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原则;并宣布成立地方的民选委员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野心勃勃的国王也不甘心就此失去权力,他秘密联系到了反感革命运动的俄国,获得了俄国的军事支援。1908年,俄国哥萨克旅听从国王的调遣,炮击伊朗议会和清真寺,逮捕并杀害了大批议员,用自己的心腹组成国务代表会议,议会宣告解散。但英雄的革命者并没有在血腥的屠杀面前退缩,他们将重心转移至大不里士继续与伊朗王室对抗。大不里士的起义得到了伊朗其他地区革命力量的支持,势力大增,多次击退伊朗王室和英国、俄国军队的围困,并宣布废黜了国王穆罕默德·阿里。
俄国哥萨克骑兵
次年,应社会各界的要求,第二届议会召开。像许多其他国家爆发的革命一样,资产阶级和地主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新议会产生的政府维护君主制度和恺加王朝的统治,与民众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双方的内斗使得革命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革命的危机来临了。
时间来到1911年,被废黜的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返回国内,在俄国的支持下招募了一批反动军队妄图实施复辟,在这个紧要关头,内斗的革命者又团结起来,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挫败了国王的这次进攻,穆罕默德·阿里再次出逃俄国。
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新成立的政权决定整顿伊朗国内混乱的局势,从中立国聘请了一批专家和顾问改革国内政权。这些外国专家不懂伊朗的国内事务和政府面临的险恶处境,盲目收回了许多原本属于英国和俄国的特权,侵害了殖民者的权力,使他们对新政府大为不满。
伊朗主要被俄英两国控制
于是,俄国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碟,宣称伊朗必须在48小时内向俄国说明情况并赔礼道歉,否则就中断两国外交关系。在伊朗国内的俄军趁机向新政府发动攻击,英国也默认了这一举动。伊朗人民奋起反击,在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但当时的首相是一个投降派,他急忙与俄国进行谈判,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最终解散了议会,恺加王朝成功复辟。
后果
恺加王朝覆灭:1921年礼萨·汗发动政变推翻恺加王朝,并于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恺加王朝寿终正寝。
结局:1905—1906年的伊朗立宪革命标志着伊朗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而走向失败,但它激发了伊朗国内广泛的爱国热情,也是恺加王朝行将就木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