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匈奴西征;后果:罗马帝国灭亡。
作者:赵晨羽/编辑:亦可
前因
匈奴西征:公元5世纪初,汪达尔人为了躲避匈奴大军的西征,而逃往西方,来到西班牙,后又从西班牙南下来到北非地区。
公元429年,汪达尔人从西班牙跨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地区,占领了此地后,以迦太基为中心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后来又洗劫了罗马,成为地中海强国。
公元5世纪初,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在匈奴西征的压力下西逃,他们一路劫掠,先是越过莱茵河侵扰了高卢地区,后越过了比利牛斯山占据了西班牙西部和南部,并在此定居了一段时间。
再后来罗马联军驱散了一部分的汪达尔人,剩余的汪达尔人在国王贡德里克的统治下逐渐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的集团。好景不长,另一支日耳曼部落的蛮族西哥特人也入驻了西班牙,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联合起来也打不过西哥特人,于是国王贡德里克的继承人盖塞里克打算带领部族的人前往北非定居。
北非地区在公元300年左右成为罗马的利比亚行省。由于农业发达,北非一直是罗马帝国的粮仓和财政来源。多年来的苛捐杂税使得北非民众苦不堪言,还曾爆发起义与罗马军队抗争。

刻有盖塞里克头像的钱币
再加上这里的的原住民柏柏尔人多信仰主张暴力传播基督教的多纳图教派,这给罗马的统治同样带来了挑战,宗教冲突的存在削弱了罗马在北非地区的权威。这也使得汪达尔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北非。
公元429年,汪达尔王盖塞里克依据所面对的情势,选择率领8万汪达尔人从西班牙半岛渡海踏上了北非的土地,正不满于罗马统治的北非人看到汪达尔人来了,纷纷加入盖塞里克的队伍。罗马派总督卜尼法斯率领军队镇压,但被打得落花流水。汪达尔人的到来蹂躏了北非地区,仅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幸免。
六年后,汪达尔人的首领盖塞利克与罗马帝国的瓦伦丁尼安三世签订条约,封汪达尔人为“同盟者”,罗马保留迦太基及其行省,其余各省放弃,转交给汪达尔人。
但尝到甜头的汪达尔人并没有就此作罢,趁着罗马人欢度假日,看赛马活动的当口,重整旗鼓进攻迦太基,并成功占领此城。之后以该地为首府建立了汪达尔王国。无奈之下,瓦伦丁尼安三世与汪达尔人再次签订和约。将北非从的黎波里塔尼亚到努米底亚东部在内的北非地区,全部割让给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洗劫罗马
此后,汪达尔人独霸北非。北非的陷落对罗马人打击很大,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在北非的财源。5世纪中叶,汪达尔人继续扩张王朝领土,不仅占领了西西里岛,甚至还攻回意大利攻陷了罗马,掠夺了一大笔财富。汪达尔王国也凭借强大的实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中海强国。
汪达尔人在北非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育后代,定居者遍及沿海与内陆腹地。在盖塞里克统治时期,北非城市无疑衰落了。由于汪达尔人信仰基督教的阿利乌派,对当地之前的信仰进行了极大地破坏。汪达尔人劫掠罗马城时,对罗马古典文化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汪达尔王国
汪达尔王国末期,内部陷入了混乱和分裂。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希望重现罗马帝国的雄风,收回原属于他的“粮仓”,于是派大将贝里萨留斯率领一支军队收复北非地区,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
汪达尔王朝末王盖理默优柔寡断还经常意气用事,使得贝里萨留斯多次战役中以少胜多,半年后盖理默被俘,汪达尔王朝终结。汪达尔人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拜占庭统治的北非再也没有达到过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范畴。
后果
罗马帝国灭亡:公元3世纪,蛮族入侵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汪达尔人占据了罗马帝国的财政来源北非地区,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结论:汪达尔人占领北非是利比亚早期历史上的一次蛮族入侵,虽然仅仅存在百余年就被东罗马帝国平复,但其在北非历史上仍是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