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解放利比亚: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前因:意大利占领利比亚;后果:利比亚独立

文/翟书宁 编辑/亦可

前因

意大利法西斯占领利比亚:1929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重新征服利比亚,建立起殖民统治,并制定大规模的移民定居计划,力图将利比亚变为意大利国土的一部分

1943年,英国军队占领昔兰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亚,法国军队占领了费赞,将利比亚从意大利法西斯的手中解放出来。但围绕利比亚的归属问题,各国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争夺。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烧起来时,身为意大利殖民地的利比亚也没能幸免。自1940年到1943年,英国军队为了解放利比亚,与意大利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战斗。意大利军队损失惨重,根本无力保卫自己的殖民地。

英军中的苏格兰军团向的黎波里进发

随着墨索里尼到下台和意大利投降,英国第八军在1943年占领了意大利总督统治利比亚的首府的黎波里,将意大利殖民者赶出利比亚。随后,英国军队占领了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而驻扎在乍得的法国军队,也很快赶来控制了费赞。

利比亚可谓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刚刚摆脱了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统治,便又陷入了英国和法国两个殖民大国的控制下。利比亚的各派势力都在为国家未来的去向而感到忧虑。

在法国占领的费赞地区,事情还比较简单,因为法国人根本没有给费赞人民别选择,而是早有自己的打算。法国的计划是,将费赞作为自己控制下的土地,与自己统治的南非殖民地连成一片,壮大法属非洲殖民地的力量。

而在英国占领的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赛义德·伊德里斯是当时塞努西教团的领导人。在二战期间,塞努西教团与英国结成了盟友,帮助英国人抗击意大利军队,就是希望战后英国能够帮助利比亚赢得独立。

但英国并没有给予他们明确的答复。英国外交部长艾登只是声明,不会再让意大利控制利比亚,但是否会有其他国家占领利比亚呢,谁都不清楚。

赛义德·伊德里斯

赛义德·伊德里斯既不愿意意大利统治利比亚,又担心利比亚会落入同盟国苏联人的手中,毕竟苏联对向非洲扩展势力也很感兴趣,英国这个含混不清的声明让他很是焦虑。他不断地要求英国人给出一个答复,但英国却表示,在战争结束之前无法作出任何决定。

的黎波里塔尼亚的政客们则有另一番打算,他们既担心苏联的统治,又害怕利比亚会发生分裂。对于英国和塞努西教团走得这么近,也让他们很是担忧。

美国政府也想在利比亚问题上插上一脚,为利比亚的去向提出了四种规划:国际托管、瓜分利比亚、交还意大利和建立犹太人社区。美国的建议基本就是当时存在的全部解决办法了,但基本每个方案都有反对声存在。

英国也提出了一个瓜分利比亚的构想。英国的想法是,将昔兰尼加划分给埃及统治,的黎波里塔尼亚归还给意大利,自己则保留贝尼托城堡。尽管这个方案已经算是“大公无私”了,但还是引起一片反对声。利比亚人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国家分裂,苏联则对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表示不满。

1945年12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各国外长会议上,苏联也提出了对利比亚的要求,希望得到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苏联的声明一经提出,就在利比亚国内引起了一片惊呼,人人都对苏联的占领心怀恐惧。

杜鲁门

好在,苏联的建议受到了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的钳制。杜鲁门对美国能在利比亚分得的利益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这一切都导致利比亚变得纷繁复杂。

随着日本法西斯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但各大国的角逐并未结束,而是换了新的战场。利比亚,就落入大国新一轮的争夺战中。

后果

利比亚独立:1949年11月,经过欧洲各国的多次协商,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宣布利比亚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利比亚终于摆脱了外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结论:英国和法国军队赶走了意大利法西斯,占领了利比亚。但利比亚问题才刚刚开始,围绕战后利比亚的归属和去向问题,欧洲大国各有打算,并将展开激烈的争夺。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