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果:9·11事件
作者:三寸金 / 编辑:陆伯让
前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年,WTO成立,偏向于发达国家的运行规则加重了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1995年11月,美国西雅图爆发大规模抗议,反对全球化,这是当代世界联系越发紧密时的逆潮流典型事件。
这个时候的世贸组织(WTO)代表齐聚美国西雅图,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本讨论全球经济的盛会,最后变成了骚乱中的靶心。

西雅图位置
11月底,WTO第三届部长会议举办之际,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潮到来了。
大约有700多个非政府组织参与抗议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类,有反资本主义全球化者的,有无政府主义者,有追求环保、女权、民族权力的各种民权人士。
三者诉求、手段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无政府主义者的手段、方式最为激烈。
抗议活动持续了五天,大概有3500多人到西雅图街头游行,五位示威者展开了一面印“Democracy(民主)”,一面印有乱箭穿透WTO图案的旗子,扬旗者被逮捕,这件事拉开了整个西雅图风暴的序幕,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游行活动中。
30日,抗议活动进入高潮,示威使得WTO的很多活动都难以展开,开幕式被迫推迟。
警方介入与示威者对峙,示威人群向警察扔木棍,并砸毁了美国银行、麦当劳等知名跨国公司的玻璃,像麦当劳这种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代表,正是反对者的眼中钉。

no WTO即为反世界贸易组织
情况愈演愈烈,中午的时候开幕式取消,大量无政府主义者也加入到抗议活动中。
下午,美国劳工联合会和产业工会联合会组织了这次活动中最大的一场游行,共有35,000人参加,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四处纵火。游行常常演变成骚乱,所以60年代马丁·路德·金带领10万人游行,秩序井然,是极其罕见的。
西雅图市市长保罗·谢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民警卫队赶来支援西雅图警方,共同镇压游行,逮捕纵火者。晚间,有20多名抗议者、3位警察、2个WTO会议代表受伤,逮捕了68人。
推行全球化难道是坏事吗?
早期的全球化伴随着资源掠夺、奴隶贸易、殖民战争等一系列残酷行径,而近现代的全球化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繁荣,但是这由发达国家所主导,被跨国公司所掌控,也引发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世界经济不稳定、侵犯弱国主权等等问题。
一些人担心全球化会更快地摧毁这个世界,一直有着抗议活动。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开始运作,它处理国家间贸易事务的国际组织,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之一,它却引发了这一次浩大的抗议活动。

电影《西雅图之战》
如此大的骚乱,还伤及了其他国家代表,让克林顿总统大为紧张。
12月1日凌晨1点,克林顿抵达西雅图,亲自处理此次事件。
派遣军队协助警方驱散示威人群。当天麦当劳、星巴克等跨国企业纷纷停业关闭,警方与抗议者发生激烈的冲突,防暴警察试图用催泪弹和橡胶子弹驱散示威群众,但是效果不强,最后拘捕了310人,另有多人受伤。
克林顿发表贸易保护主义的讲话,却遭到了普遍反对。之后的两天,反全球化人士的斗争重心从阻止WTO会议转移到释放被关押的示威者,没有再爆发剧烈的冲突。
抗议活动进入尾声,示威者聚集在王郡监狱,要求释放被捕人员。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西雅图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全球化运动。
在短短两年内便有20多起大型示威游行活动,抗议人数翻了三倍,行动遍布全球,可以说哪里举行全球化高峰会议,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甚至引发了恐怖主义对反全球化做出激烈的行为。
恐怖主义自身不愿意与其他文明融合交流,坚守自己的极端制度,这里面也夹杂着弱国对强国制定经济规则的不满。

克林顿总统
恐怖主义在反全球化的活动中得到了新的发展,酝酿出了更大的惨剧——9·11事件。
后来,反全球化运动转为温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人们对当前世界的运行方式不断辩论,希望找到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
后果:9·11事件
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恐怖主义也提出了反全球化诉求,酿造了9·11惨剧。
结论:反全球化运动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全球化进行反思,人们对于当前现实的全球化和未来的理想全球化问题不断地进行辩论,积极寻找未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