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圣德太子改革;后果:壬申之乱
作者:王梦娇 / 编辑:王莫失
前因:圣德太子改革
唐朝中央集权,国力大盛,日本留学生学习后回到日本,希望抑制豪族,进行改革来使国家强盛,因此聚集到中大兄皇子门下。
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合谋,在天皇接见别国使节时,当场杀死苏我入鹿,苏我氏的宗家灭亡。后来中大兄皇子即位成为天智天皇,发起名为“大化改新”的改革运动。
早在622年圣德太子去世后,苏我入鹿从父亲苏我虾夷手中接过权柄,成为苏我氏的掌权人,一时风光无限,气焰之盛可谓是无人能及。在皇位继承一事上,入鹿表现出了无限的野心,他迫害了当时皇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之一——山背大兄王,逼迫其自尽。不管是想要推举自己心仪的天皇上位,还是干脆想取而代之,入鹿狂妄的行为都让皇室陷入巨大的恐慌。
中大兄皇子在这时意识到,如若任由苏我氏的权势发展下去,那么皇室一族终将难逃死劫,是到了采取必要行动的时候了。于是,他找到中臣镰足,合谋扳倒苏我氏的计划,希望能够一举铲除这个皇室以及其他氏族的心头大患。
圣德太子的时间地图
他们选取了三韩朝贡的日子,作为动手的时机。这一天,皇极天皇在殿内接见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节,百官齐聚,共同等待宣读三国上呈的文书。中大兄皇子早已安排好两名侍卫准备行刺,自己也身藏利剑,此刻隐身在殿中静静等待着。在一片诵读声中,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身怀重任的中大兄皇子显得有些沉重。
当文书即将宣读完毕时,中大兄皇子一个暴起,以迅雷之势刺中了苏我入鹿,但是,入鹿还没能被一击毙命。就在这时,两名侍卫抓住重要时机,果断出手,砍伤了入鹿的腿脚。这下多处受伤的入鹿彻底倒下了,他向皇极女皇请求到:“當居嗣位天之子也,臣不知罪,乞垂審察。”意思是说:我不知有什么罪,还请您明察为我做主。
皇极女皇在突然发生这一切后也被吓了一跳,中大兄当即回禀说:诛杀苏我入鹿是为了皇室安稳。皇极天皇随即一言不发的回宫了。入鹿的请求没能得到回应,他失去了活命的最后依仗,一代权臣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死去,“乙巳之变”达到了目的。
公元645年,掌权人被诛杀,苏我氏彻底失势,苏我虾夷知道事情再不会有转折的余地了,于是将房屋焚火自尽,无数的奇珍异宝随着这一把火永远消失殆尽。
大化改新的时间地图
政变之后,皇极女皇的弟弟轻皇子即位,成为孝德天皇,年号为“大化”。经此一事,权力回到了皇室的手中,中大兄作为皇太子实权在握,迁都难波,带领国家迈出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公元646年,中大兄发布了新的诏令,包括了废除了皇室和豪族的私有地、私有民;建立国、都等地方行政组织以及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班田收授法以及统一的赋课制度等措施,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户籍和账簿的登记。
然而,改革之路是漫长又曲折的,中间经历了外交战争的失败、672年的壬申之乱,直到701年,《天宝律令》编著完成“大化改新”才宣告结束。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改革,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日本实现了社会制度从初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演变。
后果:壬申之乱
主持大化改新的天智天皇去世,政局动荡,发生壬申之乱。
结论:权力回归天皇手中,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促使日本在大化改新后,发展迅速成为东亚强国;也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并且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