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谁要取总统的命?
前因:古巴导弹危机;后果:美国全面卷入越战。

作者:溪茗 / 编辑:陆伯让

前因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起美苏激烈对抗,最终以双方互相妥协而告终,有人怀疑是苏联或者古巴派人刺杀肯尼迪。

1963年,光天化日之下,总统肯尼迪竟然被当街枪杀!

那是1963年1l月22日,肯尼迪来到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为连任拉去选票,乘坐轿车游行。中午时分,当车队开到当地教科书仓库大楼前, “砰!”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射进了肯尼迪的喉咙,紧接着,“砰砰砰”3枪,肯尼迪脑浆四溅。

司机冲向最近的医院,然而肯尼迪在半小时后死去。

肯尼迪遭枪击

三年前,这位敏捷自信的总统宣誓就职,稳妥地处置了古巴导弹危机,又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让美国保持34个月的高速增长。此时,电视开始走入家庭,肯尼迪仪表堂堂,他自信的风度感染了美国人民,美国社会充满信心,欣欣向荣。

但几声枪响改变了这一切。

人们被惊得回不过神来,而第一个被捉拿归案的人,再次让公众震惊了一把。

总统被杀之前,有人看到仓库大楼6楼窗口有人持枪,得到消息的警察马上冲进大楼,发现一个慌慌张张的男青年。男青年突然对警察连开4枪,然后跑进旁边的电影院,在此期间,总统遇刺。

这个叫奥斯瓦尔德的青年被抓获时,罪名是袭击警察。

随后的审讯中,奥斯瓦尔德被指控还谋杀了肯尼迪,但他只是不停地说:“我是替罪羊”。

奥斯瓦尔德

更奇怪的是,两天后,警察决定把奥斯瓦尔德带到监狱继续审查,当地一个夜总会的老板鲁比却突然闯入关押瞥察局地下室,一枪把奥斯瓦尔德打死。鲁比当场被捕,而之后的审讯没有更多信息。

这下,案子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官方却认定奥斯瓦尔德就是凶手,没有任何同谋。

至于原因么?很简单,因为他脑子有病。这么个结论太简单粗暴,大家都不太愿意相信。

奥斯瓦尔德本身的身份又极为复杂,让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他曾受雇于美国联邦调查局。所以,有的人说是美国联邦情报局被总统打压,怀恨在心。

1990年,一个叫怀特的人召开记者会。他说自己的爸爸以前是杀手,与奥斯瓦尔德曾同时受雇于中央情报局。母亲曾听到他俩讨论,该怎么杀了肯尼迪。怀特还发现了父亲的日记,联邦调查局后来把日记拿走,再未归还。

奥斯瓦尔德还曾被派到苏联待了三年,与古巴也有联系,于是苏联、古巴成了幕后指使。

肯尼迪遇刺是美国当时的头等大事

流言四起。

有的说是肯尼迪弟弟在司法方面实施铁腕政策,惹来了报复。

甚至还有人说是肯尼迪夫人受不了丈夫风流成性,蓄意谋杀。

其中最受怀疑的就是副总统约翰逊

肯尼迪死后数小时,副总统约翰逊根据规定代理总统职务。他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把调查的所有事情都抓到自己手里。正是约翰逊领导的这个委员会,在1964年9月宣布:所有事都是奥斯瓦尔德1个人干的。

而约翰逊的情妇布朗也曾向媒体透露,石油大亨亨特与约翰逊是好友,但肯尼迪的政策让亨特的收入大受影响。在约翰逊的默许下,亨特找来好友鲁比,让鲁比去达拉斯警察局搞到了肯尼迪车队的路线图。

到了肯尼迪遇刺的前一天晚上,布朗参加一个晚会,看到约翰逊喊亨特等人开了十几分钟的会。当约翰逊走出来的时候,对布朗说:“从明天起,这个该死的肯尼迪就不会再妨碍我了”。

也许就是他策划了政治阴谋,杀死肯尼迪总统后,又凭借代理总统的身份掩饰一切。

副总统约翰逊

后来,事情又像“烙大饼”式地不断反复。

1978年,美国众议院曾通过调查判断案件是一场阴谋。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又推翻了这个观点。原本应该在2017年10月解密的一批档案,因为联邦调查局的阻拦,也推迟了公开时间。真相仍然处于迷雾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尼迪遇刺,改变了美国。

他的继任者约翰逊令美国全面卷入越战,经济下滑,最终引发国内反战浪潮。人们受到沉重打击,不再相信肯尼迪之前那种自信努力的价值观,反传统的思想文化开始占据主流。

后果:美国全面卷入越战

为了转移民众关注,美国从1965年开始轰炸北越,并直接出动地面部队,全面卷入越南战争。

结论:肯尼迪遇刺后,美国社会无法再相信那种进去乐观的心态,转而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社会深刻改变了。

阅读数 3.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