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行动:新加坡的“伤口”
前因:1961年,人民行动党分裂;后果:1、左翼政党社会主义阵线遭到毁灭性打击,人民行动党彻底实现一党执政目标。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1961年,人民行动党分裂,左翼政治势力组成社会主义阵线,成为妨碍行动党和新马合并的最大障碍。

1963年,在李光耀的主导下,新加坡政府和马来亚联合邦执政党巫统,联手打击左翼势力,左翼阵营领袖人物被囚禁,这次行动被称为“冷藏行动”。

2月2日凌晨,李光耀派出200个特别行动小组,在全城搜捕在野党社会主义阵线、工会和社运人士。与此同时,另有1000名警察逮捕参与学运的南洋大学学生。

随后,未经正当程序和公开审判,这些左翼人士就被以“涉嫌参与颠覆国家罪”关押入狱,包括新加坡左翼政治阵营领袖人物林清祥在内,其中有些人被囚禁长达32年。

李光耀为什么发起冷藏行动?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其实这次行动,李光耀构想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年前行动党分裂带来的震荡。

1961年,人民行动党中,反对与马来亚联邦合并的林清祥派系,对李光耀政府投出不信任票,并主动脱离人民行动党,成立左翼政党社会主义阵线。

尽管李光耀知道,基层运动出身的林清祥在行动党基层执行人员中间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自己,但分裂带来的打击和震荡之深还是超出他的想象。

人民行动党分裂后几个小时之内,51个党支部有35个集体辞职,这其中甚至包括李光耀本人和他的亲信杜进才、拉惹勒南各自所在的党支部,

此外,23位组织秘书中有19位退党,退党者将支部驻地的各种设施也一扫而空。留下来的支部中,有一部分也几近被毁,比如有11个支部所剩党员不足25人,还有一个只剩下10人。

行动党整个基层组织近乎瘫痪。这是1954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危机。

在党组织之外,林清祥还有南洋大学学生、工联和工会主义者的支持。43个工会公开表示支持林,这意味着社会主义阵线控制了三分之二的有组织的劳工。

此时,李光耀政府只能求助于马来亚巫统(马来亚民族统一组织)和英国殖民者。

李光耀在新加坡政治斗争上的失利,也引发了马来人和英国人的不安,他们对反体制政治、尤其是华人政治的崛起感到忧虑。为此,巫统领导人东姑·阿都拉曼重提新马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并且全力加速合并事宜的细节谈判。

东姑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新议题的讨论,转移民众视线,改变新加坡左右翼政治斗争激化的氛围,力图为李光耀提供契机,赢得更多支持。

另一方面,根据新加坡实现自治前与英国签订的《新加坡自治邦法令》,新加坡内部安全事务由新加坡、马来亚和英国以3-3-1组成的内部安全委员会决议,其中后两者如果共同投票则有最终决定权。但无特殊情况,马来亚和英国方面不得介入。东姑认为,借合并的契机和内部安全委员会的运作规则,巫统完全有理由直接介入新加坡本土的政治斗争。

李光耀和东姑·阿都拉曼

1962年,东姑·阿都拉曼和李光耀前往伦敦,和英国会晤,三方基本敲定最后的合并会在1963年中实现。但马来亚方面有一要求,新加坡必须先行解决华校学生运动,和华人职工会等左翼政治活动。

时至今日,有部分学者认为,李光耀是应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要求而展开大逮捕行动的。当时要实现新、马合并方案,和东姑合谋铲除新加坡左派是不得不为的一步。

也有人认为,这是李光耀的处心积虑安排,当初签订自治法令,让新加坡掌握适但不足够的权力,这样一来,总理可以躲在内部安全理事的职权里,进行自己的政治斗争。如此一来,人民行动党既可以享有一个民选政府的好声誉,又不必被人指责使用暴力镇压人民。

无论动机如何,“冷藏行动”已成历史事实。此后,新加坡左翼政治势力被大大削弱,行动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李光耀在新加坡的个人威权基本确立下来。

后果

1、左翼政党社会主义阵线遭到毁灭性打击,人民行动党彻底实现一党执政目标;

2、1963年9月,清除左翼势力的新加坡,顺利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结论:“冷藏行动”是人民行动党扭转危机,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性一步;同时也是新加坡得以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的重要前提。

阅读数 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