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都熊津:一颗棋子颠覆国家
前因:高句丽长寿王继位;后果:文周王被杀。

作者:王梦娇 / 编辑:陆伯让

前因:高句丽长寿王继位

公元412年,好太王驾崩,太子巨连即位,为长寿王。巨连即位后,总揽大权,励精图治,谋划迁都,以图富国强兵。

公元475年,百济对战高句丽失败,失去汉江流域,国王盖卤王也被杀,太子继位后,被迫将百济都城迁往熊津

六七年前,盖卤王还好好地在慰礼城(今首尔)待着,高高兴兴地招待一个和尚。

一些大臣颇为不满,国王太宠爱这个叫道林的和尚了。

和尚棋艺精湛,刚好盖卤王就喜欢围棋,整日和道林研究棋局,这就算了,那和尚说什么要弘扬佛法,哄骗盖卤王挪用了大量军事费用来修建佛寺,国库逐渐被掏空,盖卤王竟还不以为意。

更麻烦的是,这个和尚来自高句丽,虽然说出家人不讲究俗家出身,但是高句丽和百济关系特殊,又让人有点担心。

盖卤王下棋是著名的故事,朝鲜人据此制作的灯具。

百济和高句丽同源,都是扶余人建立的国家,五百年前真是一家。

公元前18年,高朱蒙原本待在扶余,受到迫害,出逃来到了卒本,在那里他和当地首领的女儿结为夫妻,并生下了温祚和沸流两个儿子,创建了高句丽王国。

多年后,他原本在扶余的儿子来到高句丽认亲,并成为了王储,就是琉璃王。温祚和沸流一看这种情况,知道还呆在高句丽是绝对无法生存的,于是两兄弟带着他们的追随者南下谋求出路。

来到慰礼城后,兄弟二人就产生了分歧,温祚觉的慰礼就很好,于是在此地建国名为“十济”。但沸流看不上这里,他选择了临海的弥邹忽建城。

但是当他真正住进弥邹忽后,却发现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不适合生存,又想要慰礼城。

双方大战,沸流战败自尽,温祚就接纳了弥邹忽的韩人百姓,改国号为“百济”,从此才有了百济。

直到盖卤王这一代,百济仍然以慰礼城为首都。

这里是今天的首尔,临近汉江,土地肥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十分富饶,高句丽一直都眼红,觊觎汉江流域几百年了。

虽然百济高句丽源自相同的血脉,但双方打起仗来可是不讲半点情谊。

慰礼城位置

百济建国以来,生产力水平开始发展,并逐渐向外扩张土地。公元4世纪前后,高句丽的国王南下侵略百济,百济终于宣布和高句丽切断关系,彻底决裂。

随后,当时的近肖古王带领着百济攻打高句丽,成功向北扩张了领土。紧接着,双方又在平壤地区大战,百济再次获胜,并杀死了高句丽国王,疆土范围达到一个高峰。

高句丽不甘心,新国王即位后又马上打回了百济,占回了平壤,双方冤冤相报,你来我往。

盖卤王当然知道自己的百济和高句丽一直在拉锯,老对汉江流域动心思,一度还统一过半岛的将近一半区域。但是盖卤王时期的高句丽已经衰弱了些。

469年,盖卤王率军突袭高丽,军事实力竟然颇为可观,一举夺取了众多土地,之前被高句丽侵占的青木岭地带也收了回来。

高句丽的国王为了应对百济,想到了一个计谋。

那个和尚道林,正是他派往百济的间谍。

他精湛的棋艺讨得了盖卤王的欢心,对国事越来越不上心,加上之前的胜利,心态非常膨胀,开始沉迷于玩乐。

渐渐地,军备废弛,而盖卤王居然觉得自己军事实力足够强大,直接用军费去修建佛寺。

百济臣民怨声载道,军队士气低落。

道林看时机到了,就向高句丽国王秘密通报了情况,高句丽国王趁机率领了三万大军讨伐百济。

被盖卤王挥霍一统,百济哪有还手之力,首都慰礼被攻陷,连盖卤王也死于敌军的刀下。

百济失去慰礼城

这之后,百济整个汉江流域落入高句丽之手。

由于战争大败,,太子文周王登基,被迫带领百济迁都熊津。但是这匆匆忙忙的迁都,太子在新都并没有多少亲信,而是得看拥护自己的将军脸色。

权力的柄杖并不在文周王手中,而是被兵官佐平解仇把持着,文周王想要除掉解仇集中权力,却反遭暗杀。

直到五世纪末,百济才逐渐握紧王权,并开始外交活动,国力也得到了恢复。

后果文周王被杀

477年,文周王在位时,大权被解仇夺去。文周王压制不成,反被暗杀。

结论:百济迁都熊津,标志着百济和高句丽分庭抗礼的时代结束,渐渐没落,虽然之后国力逐渐得到恢复,但是完全无法与高句丽匹敌。朝鲜地区的三大国家中,形成了高句丽称霸,百济与新罗拉锯的局势。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