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格尼卡战役:波兰的梦魇
前因:蒙古第二次西征;后果:鲍莱斯瓦夫五世成波兰大公。

文/谭百万

前因

1235年,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想要征服东欧地区,此时正处在四分五裂中的波兰,成为蒙古的侵略目标。

1241年,蒙古在第二次西征中,与波兰决战在列格尼卡,波兰惨败。

这是蒙古的第二次西征。在第一次西征中,强大的蒙古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中亚。尝到甜头的蒙古铁骑,1235年再次西征。当时在位的窝阔台汗派拔都为主帅去执行这项任务。这次出征很快取得成果:罗斯诸国迅速被征服,位于东欧的波兰自然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蒙古大军下一个征服目标。1241年,蒙古大军抵达波兰边境。

波兰此时正面临着内忧与外患。

当时正处在封建时期的波兰,已成外强中干之势。国王没有实权,只是名义上的共主,波兰领土被同样都是皮亚斯特王朝后裔的四个封君割据占领,四人各自为政,造成了波兰一分为四的分裂局面,也给了蒙古入侵的可乘之机。

1250年波兰各公国分布

当然,蒙古选择此时来攻打波兰,绝不是因为波兰因分裂变得弱小,蒙古更容易得手这么简单的。事实上,蒙古一开始就知道欧洲各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姻关系,只攻击一点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在刚开始进攻东欧时,蒙军就已经制定好分兵作战的战略战术,主力部队去攻打强大的匈牙利,偏师则分别进攻波兰和德意志,来阻挠他们支援匈牙利。

蒙古大军的有备而来,使还处在分裂内忧中的波兰一下子陷入到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波兰虽然有四个封君,可其中三位都同国王一样,是个花架子,真正有实力的就只有剩下西西里亚公爵“虔诚的”亨里克二世,他也就成为了波兰最后的希望。面对蒙古大军的即将到来,亨里克二世自知波兰仅凭自己,难以抵挡,赶忙向西方世界求援,可是,这时正值神圣罗马皇帝和教皇争权,欧洲各个王室都在看热闹,就也无心管波兰的事。一番求助无果后,亨里克二世只能自力更生了,除他自己的直属部队外,还召集了百余名条顿骑士和圣殿骑士,并花钱雇佣了一些步兵,就这样亨里克二世在短时间内,七拼八凑的组建了一支部队来迎战蒙古。

紧接着,双方就相遇在波兰的列格尼卡,并展开激战。

事实上,波兰的地形极为平坦,这一点对于波兰本身来说十分不利,易攻难守,而这却非常适合来自草原的蒙古骑兵作战。波兰军的战术也十分呆板,交战之初,就直接派遣骑兵冲锋,蒙古则采取之前一贯的战术,中线骑兵开始佯装撤退,诱敌深入,同时派出左右两翼弓骑兵,以重弓长剑配合骑兵轻弓快箭,想要包抄围歼波兰军。

但是波兰的士兵都穿戴着极为厚重的欧洲骑士盔甲,弓箭一时之间难以伤到他们,作战经验丰富的蒙古人立刻改变战术,开始射杀波兰军的坐骑,波兰士兵纷纷从马上掉了下来,刚刚保护他们的盔甲,顿时变成了累赘。由于盔甲太重,致使掉落马下的波兰士兵行动不便,面对此时灵活机动的蒙古骑兵,他们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

欧洲重装骑兵

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以蒙古大胜告终,波兰联军几乎全军覆没。列格尼卡战役的战况十分惨烈,蒙古人从阵亡的欧洲人头上割下的耳朵足足装了九大麻袋,领导波兰军自卫的亨里克二世也在这场战斗中被蒙古军队斩首,波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可就在这时,转机来了,蒙古国内传来了窝阔台去世的消息,蒙古军队不得不返回蒙古国去选新任可汗,波兰也由此获得了一线喘息之机。但是蒙古的这次西征,给东欧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次领导西征的主帅拔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度是东欧人的梦魇。

后果

1243年,亨里克二世在列格尼卡战役中死后,克拉科夫的权贵赶跑复辟的康拉德一世,拥立“害羞的”鲍莱斯瓦夫五世为名义上的波兰大公,开启了其执政时代,并一直持续到1279年。

结论:此时弱小的波兰根本没有能力与蒙古对抗,在蒙古大军的蹂躏之下,尤其是当领袖被斩首后,国内更是一度陷入瘫痪的状态。这次战役的惨败,使波兰统治者认识到分裂给波兰带来的严重影响,并开始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军备和防御。从此,波兰开始逐渐走向统一之路。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