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攻灭马穆鲁克王朝:弱肉强食
前因:奥斯曼帝国新任苏丹塞利姆一世继位,继续向外扩张;后果: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终结。

作者:焦鹏飞/编辑:亦可

前因

奥斯曼帝国新任苏丹塞利姆一世继位,继续向外扩张:1512年,塞利姆一世逼迫他的父亲巴叶齐德二世退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任苏丹,他继承了祖先的好战基因,带领奥斯曼帝国重新开始了征服事业。

1516年,在经过了数年的准备后,奥斯曼帝国君主(苏丹)塞利姆一世发动了针对马穆鲁克王朝的征服战争。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人数、武器装备乃至战术指挥上都拥有巨大的优势,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攻灭了马穆鲁克王朝,占领了现在利比亚境内的昔兰尼加等地,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它对利比亚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

塞利姆一世大败波斯的萨法维王朝,掠夺了无数的战利品,并且为奥斯曼帝国带回了大量能工巧匠,之后班师回朝,以胜利者的高昂姿态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入到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内。

此时的塞利姆一世意识到,原本伊斯兰世界中,奥斯曼帝国、萨法维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剩余的两国已经无力和奥斯曼帝国争霸。于是他调转进攻重心,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马穆鲁克王朝身上。

马穆鲁克王朝统治的大马士革

早在塞利姆一世攻击萨法维王朝的时候,萨法维帝国的君主伊斯玛仪一世,就给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写信,告诉他唇亡齿寒,请求他派兵在西线进攻奥斯曼帝国,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力量。

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欣然应允,派出自己的军队去援助萨菲王朝,但收效甚微,反而遭受到重大损失。也正是在这次战争中,塞利姆一世认识到自己要是想征服波斯,要首先解决马穆鲁克王朝这个隐患,从而避免两线作战。与马穆鲁克军队的数次交手也让他意识到,马穆鲁克军队其实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力不堪一击。

塞利姆一世

激烈的战斗首先在叙利亚打响,塞利姆一世进军叙利亚,兵锋直指阿勒颇,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也从埃及向北进军,双方在阿勒颇展开了一场遭遇战,装备精良的奥斯曼军队很快击溃了马穆鲁克苏丹的军队,苏丹本人也因为在战场上忽然中风发作而死。

塞利姆一世乘胜追击,率军接连占领了大马士革贝鲁特巴勒斯坦的加沙等地,将叙利亚的大部收入囊中,他在这里朝圣了几位先知的墓地和耶路撒冷亚伯拉罕巨石。

军队行进到埃及边境时,苏丹停止了行军,他在马穆鲁克苏丹的败军中,找到了阿巴斯王朝的正统君主哈里发后代,苏丹对他表示了充分的敬重,但也在小心提防他东山再起。

攻入埃及的奥斯曼军队

塞利姆一世先采取攻心战术,写信给马穆鲁克王朝的继任者,告诉他们哈里发已经向自己宣誓效忠,自己已经是马穆鲁克王朝所有领地上的合法苏丹了。他愿意施舍慈悲之心让马穆鲁克王朝的人继续在开罗执政,但必须承认自己是苏丹的附庸,并且向伊斯坦布尔进贡。这一举动遭到了马穆鲁克的拒绝,塞利姆盛怒之下,率军穿过西奈沙漠并取得了在埃及的第一场胜利。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此时已经全面装备了大炮、枪支和火药等先进武器,反观马穆鲁克军队,手中还是落后的大刀、长弓和弓箭等冷兵器,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

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并没有让塞利姆一世放松警惕,他仍旧派遣哈里发前往开罗安抚民众,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地人民已经在星期五祷告词中颂念塞利姆的名字。之后,塞利姆一世开进到开罗,以微小的代价击败了马穆鲁克军队,绞死了马穆鲁克苏丹,这也标志着马穆鲁克王朝统治的结束。

此后,苏丹继续派兵西进,一直打到利比亚,攻陷了沿海的昔兰尼加地区,将这个曾经的独立王国也置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后果

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终结:1911年,意大利开始侵略利比亚,经过20多年终于以惨重的代价成功征服了利比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利比亚360多年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

结论: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攻灭了统治北非400多年的马穆鲁克王朝,将埃及和沿海的昔兰尼加地区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之中,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但昔兰尼加地区长期与利比亚的分裂,也使得这一地区离心力很强,对日后利比亚的治理产生了不利影响。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