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再没有比你的嘴唇更红的东西了。它就像是用象牙刀切成两半的石榴......让我亲吻你的嘴唇吧!请让我亲吻你的嘴唇吧!”
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得知希律娶了自己弟弟的妻子,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因此被希律收押在监狱里。希罗底听说了约翰的事情,就怀恨约翰,想要杀他,却不能杀了他。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还多照着他说的话做事情。

大希律王的三个儿子,大希律王去世后,三个儿子按照遗嘱得到了分封。其中希律·安提帕斯就是这篇文章所指的希律,希律·腓力则是他的兄弟。希律·安提帕斯娶了腓力之妻希罗底,约翰知道这件事后谴责他,安提帕斯将其收入监中,但是没有伤害他。
有一天,恰好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来了所有的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做首领的。

加利利地区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这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希律的盛宴:莎乐美之舞
《圣经》中没有提这位跳舞女子的名字,根据希律家族的族谱可知希罗底的女儿叫莎乐美

阿尔丰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莎乐美
她就出去对她的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即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愿,又因同席的人很多,就不肯推辞,随即差来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监狱里斩了约翰,将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的母亲。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埋葬了。

洛维斯·科林斯,莎乐美
施洗约翰传奇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莎乐美的故事和形象在后世不断得到艺术家的加工,相较于原始圣经故事中莎乐美对约翰冷漠的态度、希罗底对约翰深沉的恨意,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为莎乐美、希罗底和约翰的关系增加了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比如到了十九世纪德国作家海涅的《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中,希罗底变成了与 狄安娜、阿朋黛(爱尔兰精灵童话中的仙女,总是带给人幸福和繁荣)并行的美丽王妃。
当然这首诗很长,希罗底的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全诗主要是讲述一只叫阿塔·特罗尔的熊从猎人手下逃脱,组建了自己的生活,批评人类的种种恶行,讽刺当时的社会,最后这只熊死在猎人的手中。海涅做这首诗的初衷是通过对当时流行于德国诗坛的政治诗的戏拟,从而进行批判。

来自河北教育出版社12卷本的《海涅全集》(第4卷·韵文作品)《阿塔·特罗尔》这首诗,潘子立译
并且在海涅的描述中,希罗底取约翰首级并不是处于对约翰的恨,而是由于狂热的爱,爱而不得,所以取其首级。

同上,希罗底与约翰的情感在海涅手中发生了变化。
海涅对希罗底如何将约瑟的头抛向空中,又紧紧拥住的细节做了生动的描绘,细致的展现了希罗底疯狂又凄凉的爱情处境,使得希罗底的形象相较于《圣经》中的变得更加立体而丰满。

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伊(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希罗底
福楼拜和马拉美也曾就莎美乐的故事展开创作,福楼拜的小说《希罗底亚》中的同名女主人公希罗底亚即是以希罗底为原型,希罗底在小说中变成了一位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通过杀死约翰等一系列谋划,巩固了自己和希律·安提帕斯的统治地位。她对希律王安提帕斯忠心耿耿,而安提帕斯则昏聩无能。在福楼拜的笔下,希罗底变成了拥有着勃勃生命力的女性形象。

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显圣
到了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手中,原本故事中极绚丽与极暴力的两极以一种更加艺术性的形式碰撞在了一起,曼妙的七层纱之舞与盘上的头颅在诡谲阴郁的氛围中融合在一起。王尔德创作的诗剧《莎乐美》中莎乐美极其狂热的爱上了约翰,莎美乐以直白、裸露的言语表达了内心对约翰肉体的深刻渴望:
“我很爱慕你的身体,约翰!你身体雪白,就像是田野里从未被人铲割过的百合。你的身体白得就像是从朱迪亚山上坠落到山谷的白雪一样。即使是阿拉伯女王花园里的玫瑰也不及你的身体雪白。不论是阿拉伯女王花园里的玫瑰,阿拉伯女王的香料花园,还是黎明时照耀在树叶上的晨辉,或是海上升起的皎洁的明月……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和你的身体一样白。请让我触摸一下你的身体。”
“我渴望的是你的嘴,约翰。你的嘴巴就像是乳白色毛巾上的一片猩红。它就像是用象牙刀切成两半的石榴。即便是开在蒂尔花园里、比玫瑰还红的石榴花,也不及它红。为国王开道的红色号角声纵然令敌人胆寒,也不及它红。你的嘴唇比那些在酿酒桶里踩过葡萄酒的脚还要红。你的嘴唇比那些栖息在庙宇里被牧师喂养的鸽子的脚还要红。……世界上再没有比你的嘴唇更红的东西了。请让我亲吻你的嘴唇吧。”
——《莎乐美》奥斯卡·王尔德(英)著,外研社编译组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利奥波德·施穆茨勒(Leopold Schmutzler),莎乐美
但是莎乐美的这种燃烧着情欲之火的爱,遇到了如大理石一般的约翰,转而变成了索命的弯刀。当莎乐美捧着约翰的头颅,控诉他那“如红蛇一般投射毒药的舌头”,现在终于不动了,也不再说话了,但当“那条猩红色的毒蛇、曾经吐毒液舌头”不再说话,约翰那冰冷的眼睛却也永远的闭上了,莎乐美倾诉着自己的情感,凄声质问约翰为何闭上了眼睛,“啊!你为什么不看着我?如果以前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我知道你会爱上我,爱的奥秘比死亡的奥秘更伟大。”尽管这副景象充斥着刺鼻的血腥之气,依然让人为莎乐美惊心动魄的爱情动容。
简亚当克鲁斯曼(Jan Adam Kruseman),莎乐美
施洗约翰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体系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伊斯兰教中称为叶哈雅,是伊斯兰教先知,并预示了尔撒(耶稣)的到来,传闻肉身的埋葬地被建造了圣约翰大教堂。叙利亚在7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后,此教堂仍归基督教徒做礼拜用。在705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接收了这座教堂,将其改为倭马亚清真寺,如今倭马亚清真寺还中同时保存有施洗约翰和萨拉丁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