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国王皈依基督教:向欧洲靠拢
前因:葡萄牙人与刚果建立外交关系;后果:阿方索一世登基。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前因

葡萄牙人与刚果建立外交关系:1487年,刚果国王恩济加·恩武库派使团访问葡萄牙,使团归来时,带回大批基督教传教士。

1491年,刚果国王恩济加·恩武库在葡萄牙传教士主持下,正式接受基督教洗礼,并模仿葡萄牙国王,给自己取名若昂。

恩济加·恩武库此举,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基督教在刚果的传播,打击本土宗教恩基西的气焰,削弱恩基西教主卡本加对王权的干涉。

自从葡萄牙探险家迪奥戈发现刚果有生意可做后,不停有葡萄牙人来到这里,甚至定居下来。而其中有一个来自葡萄牙梅萨地区的传教士,逐渐跟国王的叔叔松戈亲王熟识起来。他经常给亲王讲解基督教,亲王发现,基督教中的圣徒思想,跟本地宗教中的圣灵崇拜很像,亲王就想,基督教或许可以解决国王的一个烦恼。

葡萄牙船驶进刚果河

国王的烦恼是什么?原来,刚果本土宗教恩基西的教主卡本加,因为在刚果建国时立过大功,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甚至能否决国王指定的王位继承人。王权受到掣肘,让国王一直很苦恼,总希望找到削弱卡本加权威的方法。

松戈亲王了解这一点,就对国王说,何不用基督教取代恩基西教呢?两种宗教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老百姓接受起来不会太困难。如果大家都改信基督教了,卡本加的威望不就下降了吗?

国王觉得叔叔的话有理,就召梅萨教士觐见。除了可以取代恩基西的宗教体系,梅萨教士还讲了基督教的很多好处,比如老百姓有了通往天国的拯救之路,就不会为生活的贫苦困扰,对国王的抗议响应减少,统治也会更稳固。

刚果王国都城

听了梅萨教士的讲解,恩济加·恩武库终于下定决心推行基督教。当时,正有一个刚果使团在葡萄牙访问,他就给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写了封信,请他多派些传教士,等刚果使团回国时,一同前来。为了说服若昂二世,他还让梅萨教士也给自己的国王写信,帮忙转达自己推行基督教的诚意。

若昂二世跟教会是合作关系,很乐意传播基督教,所以他不但派出庞大的传教团来到刚果,还随船送来相应的教堂礼拜用品,比如十字架,圣像等。

恩济加·恩武库为让臣民快速接受基督教,就特意提高基督教的影响,所以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接待了传教团。从船只停靠的刚果河口,到首都圣萨尔瓦多的150英里道路,全部清扫一遍,并摆满了各种食品;在首都周围3英里内,安排隆重的歌舞仪式;而国王卫队和贵族代表,则提前出城迎接……

老百姓们从未见过如此阵势,全部涌出来参观,简直万人空巷。有如此盛况做铺垫,恩济加·恩武库将葡萄牙传教士派往各省,并要求各地贵族提供布道场所和其他配合,老百姓有的出于好奇,有的被教义吸引,纷纷接受基督教洗礼。

刚国王皈依基督教

同时,各地的教堂也开始修建,而在首都圣萨尔瓦多,恩济加·恩武库打算修建一座坚固、恢弘的大教堂,并声称一旦建好,他本人将带领皇族在这里接受洗礼。

如此高调地传播基督教,让恩基西教备受冷落,祭祀们感受到了威胁,在教主卡本加带领下,开始阻挠基督教的传播。恩基西教最忠实的信众在恩松迪省,卡本加就让祭祀们带领信徒,一个个破坏基督教布道场所,驱赶传教士。总督派人阻止,他们竟将总督杀死。

受此影响,恩松迪省的传教活动全部终止,其他各省的传教也转入低潮。但恩济加·恩武库没打算退缩,为表支持基督教、遏制恩基西教的决心,他一面派长子马尼松迪坐镇恩迪松省,率军队平定叛乱,一面打算提前完成受洗仪式,给基督教撑腰。

此次,他特意加速首都大教堂的修建,打造石料太慢,就改用木头。完工后,他亲率王后和大贵族,在葡萄牙传教士主持下,高调受洗。并模仿葡萄牙国王和王后,给自己改名若昂,给王后取名莱奥多娜。

有国王和贵族们撑腰,各地传教士和基督徒又活跃起来,恩迪松省顽固的恩基西教徒,受此影响开始瓦解。随后,恩济加·恩武库高举基督教大旗,亲自到恩迪松省帮助儿子平乱,叛众竟不战自愧。

随后,为防止恩基西教再生事端,恩济加·恩武库留下儿子在这里任总督,时刻保护基督教。

后果

阿方索一世登基:1506年,恩济加·恩武库去世,虔信基督教的长子被指定为继承人,即阿方索一世。卡本加率领恩基西教为表抗议,支持阿方索一世的弟弟庞古与其争夺皇位。

结论:以国王恩济加·恩武库皈依基督教为标志,刚果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但基督教和本土宗教的纷争也随之开始,将在一段时间内对政局发生影响。

阅读数 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