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911年阿根廷出现旱灾;后果:阿根廷农民联盟的成立。
作者:苏豪杰/编辑:李曳白
前因
1911年阿根廷出现旱灾:1911年,阿根廷出现了大旱灾,旱灾导致粮食减产,圣菲省农民爆发起义。
1911年,阿根廷圣菲省的无地农民要求获得土地,掀起了反抗大地主的农民运动,因为事件爆发地在圣菲省,因此也被称作圣菲省农民运动。
阿根廷农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大多都没有自己的土地,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来生活,需要上交非常高的地租给地主。因此,很多农民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阿根廷总统萨米恩托想要改善农民们的生活窘境,曾经实行土地改革,把国家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却因遭到大地主们的反对而失败。农民生活走投无路,不满情绪越来越激烈,但起义最终爆发在圣菲省,是因为这年年初圣菲省爆发了旱灾。

圣菲省景色
旱灾来了后,农民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们种的粮食大幅度减产,而且还要面临缴租和还贷的窘境。农民们为了生存,恳求地主能够将这年的租金延迟一下,好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然而,天灾正是地主发财的好时机。他们不仅没有延迟交租的日期,反而催促农民们尽快交还欠下的债务。
农民们无路可走,他们决定发动起义。在起义中,圣菲省阿尔科尔塔地区的农民走到了最前列,他们推举一个叫布尔萨尼的学校教师充当起义领袖。布尔萨尼非常同情农民的遭遇,他平时就常常帮助农民,得到了起义农民们的极大信任。
运动开始后,当地的地主慌了,他们害怕农民运动破坏他们的优渥生活,决定分化农民运动组织。他们派人暗中联系农民运动的领袖布尔萨尼,承诺给他大量好处,只要他负责将聚集起来闹事的农民们遣散。但布尔萨尼不为所动,面对地主的多次收买,他没有动摇。
布尔萨尼不仅拒绝了地主阶层的收买,还努力为农民的需求奔波。为了更好的团结农民力量,实现农民要求土地的要求,布尔萨尼组织阿尔科尔塔地区的农民们召开集会。在集会上,布尔萨尼号召农民们应该通过罢工的形式,来达成减租的要求。

阿根廷农民
不过,布尔萨尼知道阿尔科尔塔地区的农民力量是极为弱小的,如果能将所有农民集结在一起,那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像一双筷子容易被人折断,但十双筷子就不能被轻易折断了。
于是,在会议结束后,布尔萨尼就派人前圣菲省的其他地区动员农民,请求他们支持这次运动。布尔萨尼的努力没有白费,圣菲省内的各地农民都面临天灾和被地主催逼债务的窘境,他们纷纷聚集起来,相应布尔萨尼的号召,几天之后,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了十几万人。
地主们眼看农民的活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分慌张。之前收买布尔萨尼的手段不可行,他们决定求助于官方。他们联合起来向圣菲省的政府施压,要求省政府镇压罢工。
然而,地主们的算盘打错了。当时圣菲省政府是由激进党人组成的,他们较为注重底层人民的利益,更何况他们刚上台执政不久,不可能对农民运动采取镇压措施,于是省政府派了个三人委员会去调查农民罢工的问题。三人委员会很快给政府递交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农民的生活过于艰苦,要求地主进行减租是合理的要求。

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风光
除了省政府方面对于农民运动采取支持态度,伴随农民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阿根廷重要的党派社会党也对农民运动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社会党领导人胡斯托在首都召开的会议上质问农业部长,要求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止农村地区地主们的横行霸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主们是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迫于农民运动本身的压力,以及社会各方的呼吁,地主们不得不与农民展开谈判。地主们先后与各个农村的农民签订了新的租地合同。根据新合同,农民的地租降低至收成的百分之二十八,农民的诉求得到了基本满足。
就这样,圣菲省的农民起义,最终以农民阶层的胜利而告终。
后果
阿根廷农民联盟的成立:1912年,在圣菲省农民起义的影响下,阿根廷各地农民运动中成立的几个农民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阿根廷农民联盟。
结论:圣菲省农民运动是二十世纪初阿根廷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它采取联合起义的方式,显示了农民团结的力量,实现了自身降低地租的要求,也改善了他们面临的生活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