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新加坡战争;后果: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前因
新加坡战争:1942年,日军在新加坡战役中战胜英军,成功登陆新加坡,并在次年初迫使英国人投降,控制了新加坡。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与盟军签署了无条件投降的协议。
9月5日,英军重新登陆新加坡。一周后,日军在新加坡政府大厦举行了投降仪式,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路易斯·蒙巴顿则代表盟军接受了日本代表团的投降。正式投降后,以在新加坡的日本政府首席顾问筱崎护为首的几千名日本战犯被关进新加坡的裕廊军营囚禁。

日本投降相关示意图
自19世纪初至二战爆发以前,英国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实行殖民统治。因此,在日本投降后,新加坡的日据时代结束,作为战胜国英国顺理成章地重新接管了新加坡。
三年前,日军以少胜多大败驻守新加坡的英军。随后,日本将新加坡作为自己的行省,派宪兵队和文官管理新加坡,并称新加坡为“昭南”。
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处在战略收缩和撤退阶段,日本人认为接下来会与敌方军队进行一场长期的拉锯战,召集了大量战俘和华人在新加坡做苦工,修筑防御工事。
1944年11月,美国空军对新加坡港实施了第一次空袭。
从此以后,盟军的飞机就常常在新加坡上空出现。这些飞机都只是小规模的在新加坡定点投放炸弹,并没有狂轰滥炸,因为他们知道盟军胜局已定,不想破坏以后自己能用得上的设施。

日本投降中文报道相关示意图
由于日本在新加坡实行严格的言论管控,媒体被严令禁止报道不利于日本的任何消息。但随着盟军的飞机轰炸次数越来越多,新加坡人也渐渐明白日本正在失势。
然而,对于日本的溃败,新加坡人喜忧参半。
他们虽然乐意见到日本人被赶走,却也害怕解放新加坡的战争会更加残酷血腥,波及平民。
当年,日军占领新加坡,新加坡沦陷时,英国驻军并没有强征新加坡人入伍参战。然而到了日本要撤退时,他们却召集了大量的新加坡平民进行军训,其中还包括女性。日据后期,日军疯狂逼迫战俘修筑防御工事,试图和盟军血战到底,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被虐待死。
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由于担心在新加坡的日本兵听到投降的消息会接受不了,筱崎护只是宣布天皇决定结束战争,并未提及投降的事情。
筱崎护与一部分日本军官留在新加坡执行与英国人的交接仪式,同时在裕廊设立了一个临时营地,让日本人住进去,等待盟军西南太平洋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后再离开。
听到日本停战的消息,新加坡平民都想赶快用光日据时期的货币,导致一周之内新加坡物价飙升,一杯咖啡的价格翻了三倍之多。
一周后,新加坡报纸正式刊登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随着日本投降,他们此前担心的日军的报复行动也没有发生,新加坡人民欢天喜地。日本的各种标志都被撕下来了,平民在大街上公然烧毁太阳旗,有远见的裁缝已经开始赶制盟军的旗帜了。
日本军营遭焚,商店遭洗劫一空,新加坡已经差不多进入无政府状态。
随后,当年替日本工作的人也开始遭周围人的报复。

日本投降相关示意图
日据时期,宪兵队逼迫南洋华侨“捐献”五千万的保护费,并以华侨林文庆的名义成立了“南洋华侨协会”,借助林文庆的声望四处勒索新加坡华侨。林文庆当时年逾古稀,被逼无奈只得筹集保护费交给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
但是,林文庆也利用了自己协会会长的身份营救了李振殿等爱国华侨。
因此,在日本投降后,英国当局对待给日本工作的人严厉谴责,却豁免了对林文庆等爱国华侨的指责。
早年英军投降时使用的旗帜还被藏在樟宜监狱里,日本投降后,这面旗帜又被找了出来,并作为政权回归的象征再一次被升起来了。
后果
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1946年3月,二战以来的英国军事管理结束,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区别于自治殖民地,英国派人直接管辖)。
结论:
虽然英军的回来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他们的威信已大不如前。在人民的眼里,他们已经不是那么战无不胜的了。新加坡人民开始有了政治觉醒,这次的沦陷让新加坡人民开始相信要靠自己保卫这片土地,间接促成新加坡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