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事变:明成皇后的死亡漩涡
前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果:俄馆播迁。

作者:清秋/ 编辑:陆伯让

前因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妄图侵占辽东半岛,沙俄联合德国和法国向日本施压,迫使日本不敢独吞辽东半岛。朝鲜的闵妃后党看到了沙俄的实力,想引进沙俄的势力对抗日本。

1895年10月8日,日本驻朝鲜大使三浦梧楼率领一些日本武士和浪人,冲入朝鲜王宫,杀害了闵妃并将她的尸体转移到后园烧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乙未事变”,这次事变也将日本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天清晨,天空已经泛出鱼肚白,人们能看到大批士兵赶向王宫,都很惊奇。

日军守备队进攻景福宫掩人耳目,而其他人直扑闵妃所在的乾清宫而去。闵妃的护卫队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击溃了,日军占领了乾清宫。在乾清宫中,日本士兵遇到宫女、宦官就揪住他们的头发,询问他们:“王妃在哪里?”

位于首尔的景福宫

由于语言不通,许多人都答非所问,有的遭到了一顿毒打,有的甚至惨遭杀害。

之后,闵妃故技重施,再次化妆成宫女希冀逃过一劫,但幸运女神这次并没有再眷顾她。

一个日本浪人发现了闵妃,他抓住闵妃的头发并扯了出来,一刀就结果了闵妃的性命,尽管他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闵妃。

起初他还不确定自己杀的是不是闵妃,直到询问了身边的宫女之后才确定了闵妃的身份。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恨闵妃?

一年前,掌控朝鲜政权二十余年的闵妃已经惹恼了日本人,被赶下台,新上台的金弘集对日本言听计从。日本得以独霸朝鲜,将朝鲜变为自己的“保护国”。

数十年的政治生涯让闵妃见惯了大风大浪,此时的她蛰伏下来,联络新的靠山:沙俄。

闵妃本名闵兹映(민자영,一说闵紫英或闵贞镐),后被追谥为明成皇后,朝鲜王朝末期重要人物。

沙俄实力强大,而且距离朝鲜很近,与日本争夺东北亚,矛盾日深。闵妃成立贞洞俱乐部,以召开宴会为名联络和拉拢西方各国驻朝公使;又联合朝中的反日大臣,就这样,她的身边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称为“贞洞派”。

很快,闵妃就找到了机会。

1895年5月,闵妃利用亲日派金弘集和朴泳孝的矛盾,先支持朴泳孝,逼迫金弘集下野。随后,又在俄国公使韦贝尔的协助下,以朴泳孝谋杀闵妃为借口,发动宫廷政变,解散了亲日内阁,赶走大臣朴泳孝,建立了以贞洞派为核心的亲俄政府。

就这样,凭借着沙俄的力量,闵妃又一次掌控了朝鲜政局。

但是闵妃的杀身之祸也悄然到来。

就在此时,军人出身的三浦梧楼出任日本驻朝鲜大使,他工于心计,刚上任的时候就去拜见了朝鲜国王和王后,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三浦梧楼年老及中年照片

其实他暗地里却一直联系日本驻朝鲜的公使馆,与工作人员私下里商量,想通过一些特别措施除掉朝鲜的亲俄派,让朝鲜回归日本的势力范围。调查一番后,他们还是我决定,直接对贞洞派的领袖闵妃下手,一劳永逸地除掉这个“祸害”。

三浦梧楼等人将刺杀计划命名为“狐狩”,由部下去负责准备具体事务。他们招募了许多在汉城的日本浪人,让他们接受训练去刺杀闵妃,同时又拉拢一些人朝鲜人进来,这样既可以为日本人带路,又可以替他们掩盖真相。

此时,闵妃和亲日派在护卫队问题上爆发了激烈冲突,亲俄还是亲日,成了朝鲜政府最大的问题。

三浦梧楼就来解题了。

他计划打着大院君旗号,以朝鲜训练队作为前锋冲入皇宫掩人耳目,制造大院君和朝鲜训练队发动政变的假象;而自己招募的数十名日本浪人则尾随其后,趁护卫队注意力在前锋身上的时候搜寻和暗杀闵妃,三浦梧楼本人则呆在公使馆指挥。

《明成皇后》剧照:闵妃和高宗。

10月8日,日本浪人按照预订计划伪装成朝鲜守卫进入汉城,在集合完毕后隐秘潜行,和埋伏好的朝鲜训练队接头,又成功绑架了大院君作为幌子。但日军守备队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搞错了汇合地点,直到凌晨5点多才到达皇宫,杀死了闵妃。

就这样,纵横朝野数十年的闵妃屈辱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后果俄馆播迁

闵妃死后,1896年2月11日高宗李熙率领王族逃走,从日本控制的王宫逃到俄国驻朝公使馆。

结论:“乙未事变”的爆发震惊中外,这样的野蛮行径也激发起了朝鲜人民反日反封建的愤怒,各地接连爆发起义抗击日军,日本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日俄矛盾空前激化。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