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汪达尔人建国;后果:伍麦叶王朝的统治。
文/翟书宁 编辑/亦可
前因
汪达尔人建国:公元439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汪达尔人渡海来到北非,占领迦太基城,并夺取北非大片土地,建立起汪达尔王国
公元644年到64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北非地区开始了扩张,推翻柏柏尔人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先后占领了今天利比亚地区的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地区,并在此传播伊斯兰教。
早在100多年前,汪达尔人从伊比利亚半岛渡海来到北非,在此扩张势力。原本统治北非行省的罗马总督无力抵抗,渐渐将整片地区都让给了汪达尔人。占汪达尔人领了迦太基之后,在北非建立起国家,这就是汪达尔王国。
西罗马帝国虽然渐渐走向衰亡,无力恢复对北非的控制,但它的兄弟国家——东罗马帝国却仍未忘记先祖的荣光。查士丁尼一世登基为帝国皇帝后,为重建罗马帝国,任命大将贝利萨留率军征服北非。贝利萨留斯成功击败汪达尔人,灭亡了汪达尔国家,于是东罗马人又再度在北非建立起统治。

贝利撒留像
无论是汪达尔人,还是东罗马人,于利比亚而言都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而过的过客。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一位更强大的统治者的到来做了铺垫。
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整个阿拉伯民族以宗教为中心迅速团结起来,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了国家统一与对外扩张的进程。阿拉伯人原本就是沙漠里的游牧民族,能征善战,再加上伊斯兰教思想的鼓舞,让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真主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穆罕默德去世后,继任的哈里发更是热衷于对外扩张,先后统一了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区,随后便将目光转向非洲。北非向来以粮仓著称,肥沃的土地紧紧地抓住了这些劫掠者的心。此时,拜占庭帝国已经由盛转衰,渐渐放松了对外围领土的控制,为阿拉伯人的入侵提供契机。
哈里发,也就是穆斯林的国王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在位期间,就十分热衷于扩张疆域、传播伊斯兰教,率领阿拉伯人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征服。他派出东西路两支大军,分别向东征服波斯、向西入侵埃及和北非地区。领导西路大军的,就是著名的阿拉伯军事将领阿慕尔·本·伊斯。

以阿慕尔·本·伊斯命名的清真寺,位于埃及福斯塔特。
阿慕尔·本·伊斯出生于麦加古莱什部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族是凭借经商而繁荣起来的,他本人也曾多次带领商队到埃及、叙利亚做买卖,对当地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非常了解,也非常向往这片富饶的土地。
阿慕尔皈依伊斯兰教之后,成为一名穆斯林战士。在远征巴勒斯坦和约旦以西地区的战争中,阿慕尔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没有忘记非洲那片土地,于是毛遂自荐,向哈里发欧麦尔请求率军进攻北非,欧麦尔答应了他。
阿慕尔先是在巴比伦堡,与驻守在此的拜占庭守军爆发激战,夺取埃及,占领了亚历山大和开罗。随后,阿慕尔率军继续向西深入,进攻伯尔克。生活在这里的是柏柏尔人的鲁瓦塔部落,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国家。面对阿拉伯人的骑兵,他们根本无抵抗,很快,阿慕尔就顺利占领昔兰尼加。

班加西市区,这里是昔兰尼加地区的中心城市。
占领昔兰尼加后,阿慕尔看到手下的军队已经疲于奔波,便决定再次休整一番。他将继续向西征服的任务交给手下的将领欧格白·纳菲,令他率领一支军队进攻费赞。欧格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正当西线征服战争进展顺利,捷报频传之际,哈里发欧麦尔却被异教徒刺杀身亡。临终前,他宣布将哈里发之位传给奥斯曼·伊本·阿凡,这就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北非,阿慕尔则因为欧麦尔的不信任,离开埃及,由阿卜杜拉·塞耳德接替了他的总督之职。
674年,阿卜杜拉率领军队继续向西进军,将阿拉伯人的势力范围扩张至的黎波里一带,还挫败了拜占庭帝国夺回埃及的计划,巩固了阿拉伯人对北非的统治。
后果
伍麦叶王朝的统治:公元661年,阿拉伯人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伍麦叶王朝,北非成为伍麦叶王朝统治下的一个行省
结论:阿拉伯人在北非的扩张,令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再度易主,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取代拜占庭帝国成为新的统治者,伊斯兰教开始在北非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