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点 | 汉族民歌小曲的特点与思想内容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中国汉族人民已创造了民歌。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中国古代民歌的精华。
汉族民歌类别
汉族,由于人口较多,文化发展历史一般也较长,从全国角度来看,是有其特殊地位的。汉族民歌,分布地域辽阔,又因自然环境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与类别上大体定型的现状。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5部分。
汉族民歌的体裁
体裁划分依据: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社会作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种类:
- 搬运号子:江苏北部《挑担不怕扁担弯》、四川《板车号子》
- 工程号子:四川《打夯歌》、湖南《打硪歌》
- 农事号子:浙江海宁《车水号子》、涪陵《圆场号》
- 作坊号子:四川自贡《人工号子》、渔船号子、 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川江船夫号子》
劳动号子的特征:
- 音乐性格表现方法:坚实有力的、粗扩豪迈的、自然朴实的。
- 歌词:实词由领唱者演唱,虚词为帮腔。
- 节奏:固定的节奏或周期反复。
- 歌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有独唱、对唱、齐唱。
- 曲式结构:短小简朴,重复性。

客家山歌
山歌的种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山歌按不同的歌唱方法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山歌的特征
- 山歌歌词: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兴创作,歌词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征。
- 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成前腔或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
- 歌唱形式:独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
- 曲式结构:大部分短小单纯、多样化,密集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南方的山歌中四乐句单乐段较多。

沂蒙山小调
小调的分类:小调又称小曲、俚曲、俗曲等。一般指休闲娱乐时演唱的歌曲。
- 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善于表达凄苦哀怨、婉转动人之情。多徵调式及起、承、转、合的句体单乐段)、【鲜花调】(部分都是茉莉花原词)、【绣荷包调】、【剪靛花调】
- 地方性小调
- 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小调的特点:
- 结构较为严谨、即兴性少。转向定型化,艺术上较成熟。
- 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有着曲折、多样的旋法。
- 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南方小调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歌词比较固定。
-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有乐器伴奏。
- 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