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四川金钱板
金钱板是四川省的传统曲艺品种。表演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其中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

四川金钱板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及贵州遵义、铜仁、毕节等地。金钱板的唱词通俗易懂,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变化节奏鲜明,每句字数不限。它的唱腔是前辈艺人在川剧高腔一些曲牌的基础上加工、改革而成。

早期(清代)的演出方式都是“跑乡场”、“扯地圈”。后来进入茶馆、书场演唱,逐渐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金钱板都是一人演唱,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可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伸缩,两句一联。击节乐器为三片 9寸长的楠竹片。演唱者一手执两片的下端,上端张合击拍;一手执一片竹片敲打那两片竹片击节。因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铜制钱,所以叫作“金钱板”。可以打出风云雷雨9种不同的节奏、音响。

金钱板

金钱板的传统书目有《三国》、《水浒》、《游江南》等长篇的“长条书”;还有取材于民间寓言、故事、笑话的二、三十句的小段,叫作“诗头子”。传统书目中有最能吸引听众的三段“买米书”,即《武松赶会》、《武松闹庙》、《武松打店》。前辈著名艺人有杨永昌、闵贵亭、万年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大量的金钱板新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演员是成都的邹忠新,他吸收了“清派”、“花派”、“杂派”等各艺术流派之长,创新演新,并不断改革金钱板的演唱艺术。重庆的唐心林、宜宾的李少华、南充的冯治国等也是四川有影响的演员。

名家名篇

四川金钱板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钱板艺人邹忠新在1949年后吸取各艺术流派之长,不断改革创作,演出了《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等。

邹忠新

邹忠新

邹忠新,四川安岳人,四川金钱板表演大师。幼年拜师学艺,14岁后在成都说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成都市曲艺队副队长,成都市曲艺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擅演曲目有长篇《武松传》、《岳飞传》、《乾隆访江南》,编演长篇新书《激浪丹心》等。2006年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中,获得终身成就奖。

阅读数 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