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奴隶贸易
前因:西班牙垄断大西洋贸易;后果:西班牙殖民帝国衰落。

文/赵晨羽

前因

西班牙垄断大西洋贸易: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西班牙通过从大西洋航线从美洲获得巨额利润,刺激荷兰继续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621年,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它被荷兰共和国授予垄断西印度贸易的特权,并被授予管辖治理非洲、巴加勒比海沿岸以及北美殖民地的权力。自此荷兰殖民势力的范围散布亚洲、非洲和美洲三大洲。

自《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签订后,大西洋的航线和贸易被划分给两个天主教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但16世纪后半叶起,荷兰联省共和国开始挑战这两个国家的殖民霸权,尤其是遭到西、葡两国的贸易封锁后,荷兰对争夺大西洋的贸易权显示出更强烈的兴趣。

西印度公司主要在大西洋沿岸从事贸易活动

在1611-1613年之间,荷兰航海家阿德里安·布洛克三次航行至北美洲的和德逊河附近。并于1614年获得了毛皮贸易的专利权。荷兰的殖民扩张遭到了西班牙的强烈抵制,它要求荷兰承诺退出亚洲和非洲殖民市场来换取和平条约。

正值荷兰独立战争期间,主战派荷兰官员威廉·乌泽尔利克斯提议成立一家处理美洲事务的贸易公司来增强荷兰经济实力,进而取得战争胜利,但遭到支持休战的同僚所否决。荷兰签署了12年停战协议。1619年温和派倒台,主战派占据上风。

两年后休战期满,乌泽尔利克斯的设想终于成为现实——荷兰当局决定成立荷兰西印度公司,并授命他成为第一任西印度公司总督。

荷兰西印度公司与非洲、美洲的贸易给荷兰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6世纪30年代,荷兰在西非“黄金海岸”(今加纳共和国)建立了殖民地和贩卖奴隶的据点。荷兰从西非黄金海岸输出的各种商品,如黄金、白银、红铜、胡椒等的总价值接近2439万盾。

欧洲殖民者长期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却从未受到任何惩罚

从17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荷兰西印度公司开始在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还在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群岛、苏里南和圭亚那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点。1630年,荷兰从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夺取了一片土地,取名“新荷兰”。美洲殖民地输入荷兰的商品,主要是蔗糖、烟草、咖啡、巴西木、靛蓝、毛皮等,总价值为1.346亿盾。

与东印度公司垄断收售香料的业务不同,西印度公司的主要贸易活动是贩卖黑奴。1674年,西印度公司重组,主要从事非洲黑奴贸易,经营苏里南和安的列斯群岛的殖民地。他们从非洲的黄金海岸将奴隶通过暴力捕捉或者直接购买的方式输出,再以一个200盾左右的价格卖给美洲种植园主,最后换取美洲的蔗糖运回欧洲市场,形成三角贸易。

荷兰西印度公司在大西洋上最大的敌人是西班牙人,在公海上袭击西班牙的船只是荷兰赢得独立战争的手段之一。在西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第三年,就俘获了70余艘西班牙商船,并且打算以武力进攻的方式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巴伊亚,1624年5月,荷兰西印度公司悄然向巴伊亚港口派出20余艘大小船只,夺走了进4000箱蔗糖和巴西木料。

但当他们载满战利品准备返航之时,西班牙人又集结了一支舰队卷土重来,重新夺回了巴伊亚港。但这次失败并不能掩盖荷兰西印度公司在袭击西班牙商船上取得的巨大成功,1628年,荷兰将领皮特海恩在非洲的马坦萨斯海湾发动了一起著名的攻击,收缴了西班牙白银运输队的绝大部分物资,1500万弗罗林的白银,数量多达一年产量的危地马拉靛青与墨西哥胭脂虫的出口物品,以及大帆船运输的贵金属。

这些缴获的财物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袭击不仅削弱了西班牙为战争筹集资金的能力,还强化了荷兰用于战争的财政力量。

纽约也曾经是荷兰殖民地,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

18世纪80年代,英国占领苏里南,西印度公司无力夺回。1791年,荷兰共和国政府出售了西印度公司的股票,西印度公司倒闭,其领土则收归国家管理。

后果

西班牙殖民帝国衰落:荷兰西印度公司在公海上袭击西班牙船只,掠夺财物,加速了西班牙殖民帝国解体。

结论: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成立为荷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荷兰成为地跨亚非欧美的商业殖民帝国。其自有的军事性质还大大挫伤了西班牙的实力,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阅读数 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