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显微镜:走进微观世界
前因:透镜的发明;后果:微生物学迅猛发展。

文/清秋

前因

透镜的发明:透镜的发明使得当时的人类得以观察更加细微的世界,列文·虎克才得以改进显微镜,创建微生物学。

1674年,列文·虎克改进光学显微镜,记录了人类首次观察到微生物形态,微生物学发展迅速,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学科。

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小时候缺乏正式的教育,但自小就对观察周边的世界有极大的热情。他数十年致力于观察微观世界,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人类最早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16岁时列文虎克的父亲便撒手人寰,家庭无力再支付列文·虎克的学费,就将他送到阿姆斯特丹一家杂货铺当学徒。这家杂货铺隔壁是一家眼镜店,出于对磨制透镜的热情,列文·虎克一有机会就溜去隔壁,在眼睛工匠那里学习如何磨制眼镜片的技术。

出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工匠告诉他,用上等玻璃磨制而成的凸透镜可以几十倍的放大人们身边小东西,这一下子激发了年幼的列文·虎克的好奇心,他开始渴望亲手磨制出一副光匀透亮的镜片来接触乃至了解这个微观世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在此之前从未有人深入了解过。

虽然作为学徒工的工作是异常辛苦的,不仅要学技术,还要伺候师傅师娘,料理各种事情,但只要他的双手一摸到磨制好的镜片,疲惫的身心好像一下子就重新元气满满了。就这样,经过许多个刻苦学习的深夜,他逐渐掌握了磨制镜片的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终于磨制出了一个直径仅3mm,但却能将事物放大到200倍的镜片,这为他日后的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列文·虎克将磨制好的镜片镶嵌在用木片挖成的洞孔里,这就是现代显微镜的雏形,利用这副镜片,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微小物体之中。

在列文虎克之前就有人用比较简陋的显微镜观察虱子

用镜片观察到的世界极大的震惊了列文·虎克,在镜片之下,许许多多物体发生了变化,鸡毛的绒毛变得像树枝一样粗,跳蚤和蚂蚁的腿也变得十分粗壮有力,甚至发现了许多用肉眼难以察觉的事物。

几年之后,列文·虎克技术了自己的学徒工生涯,他回到了故乡得夫特,在别人的帮忙介绍下成为市政府的看门人,这份清闲的工作使他可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时间大大增长。于是,在不断的尝试改进之下,1674年,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利用这台光学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从而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来研究微观世界的新纪元。

但是列文·虎克的工作是极端保密的,他从不允许任何人参观自己的工作室,总是单独一个人呆在小屋里磨制镜片或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这间其貌不扬的小工作室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微生物学。

列文·虎克与当时著名的荷兰解剖学家德·格拉夫是关系密切的好友,正是因为格拉夫的帮助与介绍,列文·虎克的工作才得以超脱简单的兴趣爱好,被英国皇家学会乃至科学界所了解。如此多的杰出成果慢慢为人熟知,也使得他声名鹊起,许多名人,如英国安妮女王和俄国的彼得大帝都曾访问过他。

为了肯定列文·虎克的重要贡献,1680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后,他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而是继续数十年如一日的观察工作,并将观察成果寄往英国皇家学会,在他们的进一步研究下,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重要学科也得以完善。

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列文·虎克还不能很好的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出于对自己制造技术的保密,有些关键的制造技术至今也还是未解之谜。

后果

微生物学迅猛发展:微生物学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结局:列文·虎克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醉心于科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的进行严谨而又细致的观察工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发展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