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马尼园祷告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快到逾越节的时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了他,但他们惧怕百姓,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以,恐怕民间生乱。”

犹太历简表,来自徐新和凌继尧主编的《犹太百科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附录17,其中“尾散月”应为“尼散月”。

从简表可以看出,逾越节和除酵节紧挨着,关于逾越节和除酵节的来历可以看这一篇。a

表中提到的寺历和民历是犹太民族在历史中对犹太历的两种分法。寺历指第二圣殿时期(始于公元前516年)之前,以《圣经》中记载摩西率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尼散月为元月的历法。在犹太人看来,离开埃及是民族摆脱奴役、获得新生的标志,以它为一年之首同时具有文化上与宗教上的意义,寺历有时亦称为教历,即现今所通称的犹太教历。

民历指第二圣殿时期以后,一直在民间通用的,以提斯利月为元月的历法。提斯历月是巴勒斯坦地区收获季节,而收获被普遍认为是新的一年生活的开始。现在民历已成为犹太人的通用历法即犹太民历或犹太国历,提斯利月的第一天成为犹太新年,也是目前的以色列国历版本。

乔阿基诺·阿塞雷托(Gioacchino Assereto),基督和该亚法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休息,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很多钱周济穷人。”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个女人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作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讲道,也要述说这个女人所行的,做个纪念。”

Jan van Scorel,装满玉瓶的香膏

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 ,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起,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16世纪湿壁画犹大受贿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节羊羔的那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要吃的逾越节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西贝斯特(Sibeaster ),最后的晚餐

耶稣就打发彼得、约翰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他进哪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 ’他必指给你们一间摆设整齐的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筵席。”门徒进了城,所遇见的事情,正如耶稣所说的。

迪里克·布特(Dieric Bouts),最后的晚餐

门徒遵着耶稣吩咐的,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门徒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们就十分忧愁,一个一个地问耶稣说:“是我吗?”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最后的晚餐

关于达芬奇的这幅经典之作,@David_Huang有一篇很详细的分析,可以看看哦a

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是卖人子的人有灾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逾越节筵席上有一个共用的盘子,里面盛有酸醋,供蘸苦菜吃。耶稣所说的“同我蘸手在盘子里”,不一定是要这一刻这个人的手和耶稣在一个盘子里,可能是指这个人和耶稣关系很亲密,吃饭时共蘸一盘。

卡尔·布洛赫(Carl Bloch),最后的晚餐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就拿起饼祝福,擘开之后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要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众人流出来,使你们的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胡安·德·胡安斯Juan de Juanes,最后的晚餐

耶稣分圣餐

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但是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前面去加利利。”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而跌倒,我却永远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与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雅科波·廷托雷托(Jacopo Tintoretto),最后的晚餐

耶稣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约翰)同去,耶稣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客西马尼园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对“杯”具体指的是什么,向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可以理解为是苦难、审判、刑罚。接受杯意味着要接受苦难和折磨。

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mann),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

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祷告完了,就起来,来到门徒那里。

奥拉齐奥·博尔吉安尼(Orazio Borgianni),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

耶稣见他们都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你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出来又看到门徒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耶稣又离开他们进去了,进行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的一样。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继续睡觉安歇吧!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安德里亚·曼泰格纳(Andrea Mantegna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

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

乔托·迪·邦多恩Giotto di Bondone ,犹大的亲吻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就作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耶稣伸手治好了他的耳朵。

Master of the Evora Altarpiece,耶稣被捕

描述了先知耶稣在逮捕过程中治愈了侍从的耳朵的情形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杰拉德·多菲特 (Gerard Douffet ),耶稣被捕

他们拿住耶稣,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他们在院子里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大祭司的使女前来,见彼得烤火,就着火光定睛看着他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卡拉瓦乔(Caravaggio),圣彼得的否认

彼得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杰拉德·塞格尔斯(Gerard Seghers ),圣彼得的否认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来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马可福音》14:66-72中作鸡叫两遍之后,彼得才能承认。

彼得鸡鸣时才清醒过来


《圣经》中对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祷告情形的描写很是生动,可以看到,文本中呈现的已知自己必然死亡的耶稣,并不是单一的宗教符号。客西马尼园祷告这一故事展现出来的是谦卑、温顺又痛苦、挣扎的耶稣,但即使他承载着巨大的痛苦,却依然选择承担了自己的命运,并且以“爱”极大地包容着一切:即使是举刀的敌人,也伸手治愈了对方的耳朵。在耶稣被捕这一故事中,《圣经》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安排,如称出卖自己的门徒犹大为“朋友”、温善地面对祭司文士们的刀剑,将耶稣身上超越常人的广度和深度的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被捕之后的耶稣要面对世俗政权的审问,而他将如何背负起象征人类苦难的十字架,走向自己的人类生命的终点呢?请看下篇《耶稣受难》。

阅读数 4.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