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之魂
他没听父亲的话,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听话的法官,多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文/全历史 菲菲倚尘轻

公元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圣彼得堡逝世。

他将俄罗斯民族乐曲与欧洲曲风融为一炉,在美国纽约、华盛顿演出后受到国际的认可,成功将俄罗斯音乐带向世界,被认为是继莫扎特贝多芬之后的古典音乐家代表人物。知名作品有《天鹅湖》、《胡桃夹子》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除了擅长音乐,柴可夫斯基也喜欢写作,阅读文学作品,与中国的嵇康十分相像。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生涯不如肖邦(此处可a1849年10月17日的巴黎)那般一帆风顺,他的作品一度饱受质疑,曾被知名音乐团体“强力集团”之首的巴拉基列夫与“小提琴之神”奥尔大肆批评。而在他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家时,却因感染霍乱,撒手人寰。

芭蕾舞剧天鹅湖

这样的柴可夫斯基,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他是差点成为司法官的“天鹅湖之父”。

柴可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的贵族家庭,母亲从小培养他对钢琴的兴趣,但是严肃的父亲不希望他玩物丧志,希望他能在未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因此将他送到圣彼得堡,进入知名的皇家法律学院就读,希望他以后当法官。

柴可夫斯基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司法部担任部长秘书。然而,司法部的生活让他苦闷无比,除了参与合唱团演奏钢琴之外,他几乎找不到其他乐趣,甚至觉得文书生涯是看不到尽头的。于是,柴可夫斯基决定进入刚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半年后,正式从司法部辞职。

毕业之后,柴可夫斯基被老师的弟弟推荐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任教期间,他除了翻译欧洲音乐理论家的作品,也接了戏院的编曲工作,在这期间,他为莫斯科波利修剧院编写了知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可惜的是,当时的观众并不买账。他身故之后,圣彼得堡皇家马林斯基剧院编舞师普替帕发现乐《天鹅湖》的艺术价值,在追悼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节目中上演此剧,才获得了人们的肯定。

第二,他是与托尔斯泰交好的文艺爱好者。

柴可夫斯基就读的法律学校,拥有非常浓厚的文学氛围。当时,学生会出版文学杂志,撰写并谈论文学作品,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影响,也积极从事文学活动,撰写不少诗歌、小说与评论文章。

俄罗斯著名 文学家托尔斯泰

而在就读音乐学院的时候,柴可夫斯基意外地在老师家中,结识了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此处可a1828年8月28日的图拉),这让柴可夫斯基惊喜异常。而托尔斯泰在老师的介绍下,也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颇有兴趣,两人自此互为知音。

柴可夫斯基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与托尔斯泰一同聆听自己作曲的《如歌的行板》,托尔斯泰在身旁潸然泪下,托尔斯泰也在日记中表示,柴可夫斯基的作曲让他心中甚为震撼。

可惜的是,这两个知音却在某一天突然断绝联系。原因在于,托尔斯泰曾给柴可夫斯基一些作曲意见,柴可夫斯基却不认同,而放不下尊严的托尔斯泰,便自此不再与他联络。

不过,两人的关系与中国的朱熹与陆九渊极为相似(此处可a1175年6月27日的上饶),不因意见相左而影响对彼此的欣赏。

柴可夫斯基日后在读了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真诚表示托尔斯泰是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而托尔斯泰曾经希望恢复与柴可夫斯基的交往,并且在意外得知柴可夫斯基去世后,悲怆不已,并在写给妻子的书信中,寄托心中无限的感慨。

第三,他是恋母情结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柴可夫斯基自幼多愁善感,害羞内向,母亲的呵护与包容,给他带来许多安全感。不幸的是,柴可夫斯基14岁时,母亲感染霍乱骤逝,柴可夫斯基受到巨大的打击,性格变得非常阴郁,恋母情结也使他日后拥有一段不幸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的妻子,是与音乐学院学生安东妮雅,对柴可夫斯基一见钟情,疯狂倒追,两人结婚之后,柴可夫斯基希望她能像母亲一样照顾自己,但是安东妮雅却没有。柴可夫斯基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获得母亲的爱,自此患上严重的精神病,蜜月结束之后就与安东妮雅分居,两人不再往来。

之后,与柴可夫斯基密切往来的女性,只有一位富商的遗孀梅克夫人,她极为欣赏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资助他长达13年,但两人担心对彼此的幻想破灭,因此始终没有见面。后来,梅克夫人宣布破产,不再资助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深深受到打击,精神病更加严重。

梅克夫人

1893年,柴可夫斯基与家人聚餐,不幸喝下有霍乱病菌的水,几天后宣告不治,与世长辞。而他的骤逝,让当时人们难以置信,因此有传言认为,柴可夫斯基可能是不堪精神病折磨,选择服毒自杀。

柴可夫斯基的一生有许多侧面,曾经是律政精英,也终日为精神病苦扰,但人们往往记得的是他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印证了强者恒强的头部效应(规律15 - 头部效应:强者为什么恒强),而柴可夫斯基的多愁善感,成就他丰富的音乐生命,却为他招致了精神疾病,验证了成因亦败因的定律(规律10 - 成因亦败因:警惕优势变劣势)。

历代评价

柴可夫斯基没有出生在音乐世家,更称不上是音乐神童。然而他的音乐却成为了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的最高成就。

──德国作家克劳斯•曼

阅读数 5.5万